高血压引起的偏瘫导致不能说话,应该怎么恢复和治疗?

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像中风一样,手术后半边身体不能动,不会说话,应该怎样恢复?怎么才能说话?
他很年轻,只有三十多岁。
不要网上转来的废话,我也可以去复制,我要真实的照顾过或是处理过或是身边有朋友亲人知道的偏方,谢谢
急!!!

高血压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70%,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长期高
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颅内小动脉破裂出血造成。高血压脑出血的部位以壳核区最常见,表现最典型,约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半以上。其出血是由于豆纹动脉尤其是外侧枝破裂造成。壳核出血,又根据其出血后血肿的发展方向可分为外侧型即外囊出血和内侧型即内囊出血二类。内囊出血者,由于血肿向后上发展,可穿破脑室侧壁,破入脑室。如血肿量大,向内影响视丘,可出现昏迷。而外囊出血,由于其对内囊的传导纤维影响小,临床上可以不出现偏瘫症状。而高血压脑出血的其他好发部位为:丘脑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等等。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首先应立即明确诊断。头颅CT扫描对于高血压脑出血能够直接显示血肿在脑内的部位、血肿量的多少及其扩展范围,对临床医生决定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很重要的原因是颅内压增高形成的脑疝。所以治疗高颅压和脑疝是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关键。而其治疗又根据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可分为外科手术治疗及内科药物治疗。

(一)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防止和减轻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

手术适应症:

1.出血部位:浅部出血要优先考虑手术,如皮层下、壳核(外囊)及小脑出血。

2.出血量:通常大脑半球出血量大于50ML,小脑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指征。

3.意识障碍:神志清醒的患者多不考虑手术。发病后意识障碍轻微,其后缓慢加深,就诊时意识中度障碍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早期或超早期(6小时内)手术,对于解除高颅压,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方法:

1.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创伤大,需全身麻醉。其优点是可以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开颅术目前多用于出血部位不深、出血量大、中线移位严重的患者。此外小脑出血也主张采用此方法,以期达到迅速减压的目的。

2.穿刺吸除血肿。利用CT导向或立体定向技术将穿刺针或吸引管准确置于血肿中心,在吸除血肿时,可以防止周围组织的损伤。此种方法适应于各部位的出血,特别是深部血肿,如丘脑出血,最适合。但此种方法不能止血,故只有当无活动出血时方可进行。而且一次穿刺清除血肿率以65%-75%为稳妥。由于此方法不能一次抽净血肿,所以对出血量大的患者,当穿刺效果不显著时,应及时采用相应措施。

手术禁忌症:

1.出血后病情进展迅猛,短时间内即陷入深昏迷的。

2.发病后血压过高,≥200/120mmHg、眼底出血、病前有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者。

3.脑疝晚期,双侧瞳孔均散大者。

4.脑干出血者。

术后处理:

1.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血压过高造成再出血或过低导致脑血流不足。

2.控制颅内压增高,减轻其所致的继发损伤。

3.防止并发症。

  (二)内科药物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术后处理大致相同。其主要是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止再次出血及并发症的治疗。

1.降低颅内压:脱水药的作用能使正常的脑组织缩小,从而达到暂时缓解颅内压的目的。所以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脱水药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有:甘露醇,山梨醇,复方甘油注射液,等等。

2.控制血压:主要是对过高的血压采用降压治疗,是防止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而血压过低由于脑血流不足则加重脑组织的缺氧,反而加重脑水肿。而因为脑出血的病人,病前都有高血压病史,所以,控制血压在一定范围(150/90mmHg)是十分重要的。

3.并发症的治疗:肺部感染,应急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心功能不全,及褥疮等的预防,对脑出血患者的愈后,有积极的作用。

  (三)高血压脑出血的康复

急性脑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及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而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在其病后的前3个月内,特别是最初几周内变化最快。6个月时基本达到最大恢复,其发病2年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早期的功能锻练,特别是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8
针灸+理疗。效果比较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