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什么样的承诺书有法律效力?

要使承诺书具有有法律效力应满足那些条件?满足哪些条件后的承诺书受法律保护?

承诺书有法律效力,承诺书是书面合同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法律效力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体现。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是在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前提写下的。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3,没有侵犯其他人的合法利益。承诺人只能对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不能触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只有是在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且没有违法法律相关规定和没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承诺书才算有效,才有法律的效力。

扩展资料:

判断一个协议是否有效,主要依据两个原则:1、是否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2、是否违法法律禁止性规定。

承诺书是承诺人对要约人的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以书面形式。通常是要求以书面订立的合同,其承诺也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只有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且没有违法法律相关规定和没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承诺书才算有效,才有法律的效力。

参考资料:

法律效力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承诺书本身具有法律效力。有法律效力承诺书应当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五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第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

扩展资料

承诺书是 承诺人对要约人的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以书面形式。通常是要求以书面订立的合同,其承诺也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如《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二篇第2-201条规定,凡价金超过5000美元的货物买卖合同,除该法典另有规定外,均须以书面方式作成,否则不能要求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诉讼中对这种合同原则上不接受口头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五十八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6、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百度百科             承诺书—百度百科

   这种承诺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中工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5

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承诺书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承诺人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扩展资料:

承诺书是 承诺人对要约人的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以书面形式。通常是要求以书面订立的合同,其承诺也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8

承诺书,它是合同的一种。参照法律法规《民事通则》只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那承诺书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第五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第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

扩展资料

承诺书是承诺人对要约人的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以书面形式。通常是要求以书面订立的合同,其承诺也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如《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二篇第2-201条规定,凡价金超过5000美元的货物买卖合同,除该法典另有规定外,均须以书面方式作成,否则不能要求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诉讼中对这种合同原则上不接受口头证据。

参考资料:承诺书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6
承诺书的内容不违法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以及善良民俗等 就可以收到法律的保护。实际上 承诺书就相当于协议书一样。例如 夫妻间相互承诺 如果任何一方主动提出离婚或者有其他损害婚姻的行为 那么该方就主动放弃家庭财产权利等 这样的承诺就具有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是给予支持确认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