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下水道历史和现状及污水处理方法

如题所述

我国给水和排水管道在奴隶社会商周的时候就有了,这个在殷商时代就有了,污水处理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学科,主要处理方法有物理和生化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13
下水道历史:
《三联生活周刊》去年的一篇报道就指出,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区地下有100多公里、600多条明清时期修建的排水管仍在使用。《21世纪经济报道》去年也报道说,北京当前污水管网的总长度已经达到3800多公里。
北京下水道历史悠久,元大都时主要街道两侧有条石砌成的明沟;明代开始在明沟上加盖条石板,俗称板沟,其中紫禁城内板沟建成后500余年,几乎不见暴雨积水记载。清代逐渐将板沟改建成暗沟(下水道),据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统计,北京城已有明渠和暗沟共429公里。

除了下水道系统陈旧,地下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共用一条管道的做法,影响了雨水尽快排放。

此外,地下管线分属12个单位,也造成规划管理上的困难。

《21世纪经济报道》说,下水道“满流”——管内流量达到了最初设计的最大负荷——比例已经占了60%左右,就像人的静脉血流速度放缓一样,导致代谢不畅通,一些下水道甚至已经“顶托”——下水道井盖都往外顶,不但雨水不往下走,下水道井口还往外冒水。

北京近几年的发展让问题雪上加霜,其中的关键在于表面的大工程大建设急速进行,地下的配套建设却没有跟上。

《三联生活周刊》引述北京规划院顾问张敬淦说:“许多欧洲城市,先建地下排污排水设施,再在上面建城。我们是先建城,再顾及地下。往往就会出现‘地下硬件跟不上地上硬件’,管理部门于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解决北京的下水道问题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看来要办好北京奥运,还存在着隐形的挑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