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道教的真实历史,,

如题所述

一、道教发展简史(一)道家和道教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始终存在两条主要的脉络,一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注重实际生活的儒家学说,它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另一是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注重玄想的道家学说,以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道教,它构成中国文化的又一主干。“儒道互补”,再加上外来的佛教,形成了两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释、儒、道三教鼎立的基本格局。 讲道教,我们不得不先讲一讲道家。道家与道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医药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人格理想、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乃至风俗民情等等,无不深受道家与道教的影响。然而,道家与道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不能完全等同。道家,主要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派,它把“道”作为最高哲理范畴,主张遵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因此被称作道家。至于道教,则是在汉代黄老道家理论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鬼神信仰而形成的一种宗教。它是通过信奉“道”,修炼精神形体而“成仙得道”的宗教。道教作为一种完备成熟的宗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有其经典教义、信仰、仪式活动,以及宗派传承、教团组织、科戒制度、宗教活动场所等。因此,道教作为一种既有信念又有组织的宗教,和学术思想上的道家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虽然道家与道教不能完全等同,但两者之间确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早期道家的关于道生万物、气化宇宙、天人合一的宇宙论,关于阴阳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辩证思维,关于自然无为、清虚朴素的治国与修身法则,以及其斋心静观,体道合真的神秘主义认识论,都对道教的教义及其修持方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总之,道家的哲学理念、神仙家的养生方术、古代民间的巫术和鬼神崇拜活动,是道教宗教神学、修炼方术和宗教仪式的三个主要来源。(二)道教的形成和确立 作为有组织的宗教实体,道教创立于东汉。东汉永和六年(141年),江苏丰县人张陵(即张道陵)宣称受法于太上老君,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创立了五斗米道,这是最早的道教宗教团体。早期道教除五斗米道外,东汉灵帝时钜鹿人张角也创立了另一派别太平道,但随着他领导的黄巾起义的失败,太平道便销声匿迹了。 张陵子孙三代都在四川和陕西南部传道,第四代孙张盛徙居江西龙虎山。自此,道教的重心逐渐移向我国东南地区。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经过近四百年的改造发展,其经典教义、修持方术、科戒仪范等渐趋完备,新兴道派孳生繁衍,并得到统治者的承认,从早期民间宗教演变为成熟的正统宗教,成为足以与儒释并论的宗教。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三)道教的兴盛 随唐北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尊崇,道教极为兴盛。尤其是在唐朝,李世民为了提高李氏皇族的社会地位,巩固自己的统治,自称是李老君(老子)的后代。因此唐代释、儒、道虽都被信奉,但道教的位置更在佛、儒之上。盛唐的唐玄宗,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自始至终崇奉道教。他竭力推崇《老子》,尊奉《道德真经》,封老子为“大圣祖玄远皇帝”,在全国范围内建老子庙,铸老子像,以国典祭祀。李唐王朝的崇道,极大地促进了道教的发展,道教盛极一时,几乎成为国教。到了宋朝,宋真宗、徽宗,也都是崇信道教的著名皇帝,他们编造天神天书降临故事,优待道士,编修《道藏》,修造宫观,使道教的社会影响大为扩展。道教的哲学、养生术、炼丹术、科仪规章也更趋完善,对文学艺术、医药科技的渗透影响愈益明显。 晚唐北宋以来,道教内部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兼融儒、释、道三教思想,以修持内丹术为主的“钟吕金丹派”开始兴起。到了南宋金元对峙时期,道教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北方出现了全真道、太一道等新道派,在南方也出现了金丹派南宗等新道派。早期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在教义和道法上也有许多新的变化。宣扬三教合一,注重内丹修炼是新道教的主要特点。(四)道教的衰落 明清两代500余年,随着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进入晚期和日趋腐朽没落,作为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三教也陷入停滞僵化,趋于衰落。尤其到了清朝和近代,清政府所采取的严格控制的政策,新文化思想的兴起,西欧近代科技的传入,基督教的兴起,使道教这种古老的宗教意识受到了极大冲击,道教的发展出现了衰落现象。(五)道教的新生 文·革后,国家调整宗教政策,道教在新时期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 任何宗教都有它的理想境界和追求目标。佛教讲“涅槃”,基督教追求“天堂”,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则是双重的。它主张在世俗生活中以道教教义建立一个理想王国,人人安居乐业,尽其天年,没有天灾,没有人祸,没有疾病。与此并行的另一种理想境界叫“仙境”。得道成仙就可以超脱世俗,不为物累,长生不死,住在洞天福地,过的是仙人生活。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是: 1.崇“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槽,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道是“万物之母”,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2.崇奉“三清”。“三清”是由“道”人格化的尊神,是道教的最高层神团。他们统御诸天神灵,为神王之宗,飞仙之祖,宇宙万物皆为其所创。 3.追求长生成仙。道教认为通过修炼,可以成仙。道教认为人活着是一种快乐,死亡才是最可怕的,因而主张乐生、重生;它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鼓励人们尽可能颐养天年,最高境界就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就是修炼。修炼的具体方法有服饵、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符箓、房中、辟谷等。 4.天道循环,势恶承负。道教认为前人的过失要由后人承受,前人惹祸,后人遭殃,祸福的根源便循环不已。要断止承负免除厄运,只有修行真道,行善事,积善成仁,才能为子孙造福,不受因果报应之苦。道教的这种善恶报应的观念和佛教有相似之处。 三、道教的两大流派 在道教发展史上,各种道派的不断涌现是从唐代开始的。至北宋,最有影响的道教派别有龙虎山正一派、茅山上清派、閤皂山灵宝派。由于这一时期道教多被统治者利用来祈福消灾,降神驱邪,因此,这三派都非常重视符箓道法。到了金元时期,在北方大地则又出现了具有新的哲学宗教思想的太一道和全真道。尤其是全真道,不但在金元时期盛极一时,而且也是明清时代的道教领袖集团。这一时期,南北天师道为与全真道抗衡,与旧有的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融合,至元代正式形成正一道。此后,中国道教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上为这两派。(一)全真道 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主要创派人为王重阳。全真道以道经《道德经》、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儒经《孝经》为主要经典,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蓄妻室,不茹荤腥,断除酒色财气,有一套严格的清规戒律。全真道仿佛教建立了丛林制度,各地全真道士仙游至全真十方丛林,均可栖息学道。在元代,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分别开创全真道七个支派,其中以长春子丘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最大,至今全真道仍以龙门派人数最多。(二)正一道 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授江西龙虎山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三山符箓,指江南的龙虎山(正一派本山)、閤皂山(灵宝派本山)和茅山(上清派本山)等以符箓为主的道教三大宗。正一道的形成,事实上就是江南道教的统一命名,并统归龙虎山天师府的领导。正一道集符箓派之大成,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消灾),奉持的主要经典为《正一经》。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多属全真派,正一派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4
历史上的老子,名叫李耳,就是道教的祖师-太上老君。
第2个回答  2013-08-14
道教起源于东汉,张道陵的五斗米道。道教和道家是两回事。道家是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道教是根据道家的思想发展而来的宗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4
道教是佛教的不了义世间法是方便说,是文殊菩萨在远古时期传授给一个仙人的
第4个回答  2013-08-14
片面理解道其传自黄帝、老子。真实的历史人物…伊尹、吕望、管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