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泉城济南的老故事

**最好是在自己家中的长辈或老人那里得到的**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
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作为城市,济南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济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舜文化遗址(公元前22世纪)舜耕山,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公元前3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公元7世纪)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公元11世纪)等。
  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像中医科学的奠基人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唐代(公元618-907年)开国元勋房玄龄、秦琼,中国著名文学家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开先,中国公共图书馆的首倡周永年,著名建筑师魏祥等。另外,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历代杰出的作家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汉初,设立济南郡,济南由此得名。自明清以来,济南一直是山东省省会。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

趵突泉简介:

誉为济南72名泉之首的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位于济南市区中心,解放后建为趵突泉公园。趵突泉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趵突泉古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写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涌上奋,水涌若轮”。北宋诗人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一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跃”之状、喷腾不息之势;同时又以“趵突”摹拟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趵突腾空”古称济南八景之一。
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正是“ 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元代书法家赵孟FU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如今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现为清代重建),堂厅两旁楹柱上悬挂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对联;西南有明代建筑“观澜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
今日之趵突泉正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成为“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

大明湖简介:
大明湖公园位于济南市区的偏北方向。 面积甚大,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之一。
  大明湖公园有悠久的历史,景色优美秀 丽,杨柳荫浓、荷花满塘,其间点缀着各色 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 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大明湖景色四季 不同,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
  唐诗人杜甫曾两次来济南游历与书法家李邕宴饮于历下亭。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清代书法家铁保亦留下了“四面荷花三面柳,大明湖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

灵岩寺简介:

灵岩寺,位于泰山西北山东省长青县,泰山西北处。寺内有北魏石窟造像,唐代的宇寺塔,宋朝的泥塑绘画,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同为中国四大名刹。游泰山时如果时间富裕最好同游灵岩寺。
  寺内的罗汉泥塑像制作于宋代,梁启超称之为“海内第一名塑”,刘海粟题辞“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文革"中因是空军仓库,所以寺内的泥塑未被破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4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汉初,设立济南郡,济南由此得名。自明清以来,济南一直是山东省省会。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

济南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风景秀丽,泉水众多,被誉为“泉城”。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

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处,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