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标号混凝土配比比例

混凝土各材料比例

混凝土配比C20、C25、C30。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水泥、石子、以及砂的质量和含水率确定的,混凝土等级分为查C15、C20、C25、C30、C35、C40等C后面数字越大,强度越高。一般规范要求楼板混凝土不应低于C20,且不应高于C40,因为混凝土强度越高越脆。

扩展资料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小净距等)

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4、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以及石子最大粒径

5、施工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参考资料来源:《混凝土基础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9

按照国内砼技术规范要求,C10砼能达到每平方米承受1000吨(100万公斤)的重量,即便是C5也能达到100吨/平米(10万公斤/平米),这样的砼随便就能配制出来,根本用不着按C50砼要求配制。

所谓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y*m-z*n):y*(1+m):z*(1+n)。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扩展资料:

配合比设计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16

按照国内砼技术规范要求,C10砼能达到每平方米承受1000吨(100万公斤)的重量,即便是C5也能达到100吨/平米(10万公斤/平米),这样的砼随便就能配制出来,根本用不着按C50砼要求配制。

即便是C5也能达到50吨/平米(5万公斤/平米)补充:一般工程的C20砼配合比每盘用料:P32.5水泥50公斤;水27.5公斤;砂子106公斤;石子174公斤;折合大概体积比为——水泥1:水0.5:砂子2:石子1.55。

混凝土等级分为查C15、C20、C25、C30、C35、C40等C后面数字越大,强度越高。一般规范要求楼板混凝土不应低于C20,且不应高于C40,因为混凝土强度越高越脆。

扩展资料:

混凝土是非均质的三相体,即固体、液体和气体。两种相接触的面称为界面,混凝土中界面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体积大致为,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

三相的体积并非一成不变,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终凝以后变化减少,表现为总体积和液相在减少,而气相却在增加。

主要是液相流失、蒸发和被固相所吸收造成。另外,三相的体积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相体积的改变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混凝土产生终凝之前较为明显(即通常认为随行收缩,干燥收缩等引起的裂缝),但这种裂缝如果在浇筑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能够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就是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三相体体积的变化,通过试样将三相体得体积调整到最佳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14

按照国内砼技术规范要求,C10砼能达到每平方米承受1000吨(100万公斤)的重量,即便是C5也能达到100吨/平米(10万公斤/平米),这样的砼随便就能配制出来,根本用不着按C50砼要求配制。

即便是C5也能达到50吨/平米(5万公斤/平米)补充:一般工程的C20砼配合比每盘用料:P32.5水泥50公斤;水27.5公斤;砂子106公斤;石子174公斤;折合大概体积比为——水泥1:水0.5:砂子2:石子1.55。

混凝土等级分为查C15、C20、C25、C30、C35、C40等C后面数字越大,强度越高。一般规范要求楼板混凝土不应低于C20,且不应高于C40,因为混凝土强度越高越脆。

扩展资料

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四个阶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16

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体积大致为,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

三相的体积并非一成不变,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终凝以后变化减少,表现为总体积和液相在减少,而气相却在增加,主要是液相流失、蒸发和被固相所吸收造成。

另外,三相的体积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三相体积的改变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混凝土产生终凝之前较为明显(即通常认为随行收缩,干燥收缩等引起的裂缝),但这种裂缝如果在浇筑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能够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

扩展资料: 

配合比计算

一、设计要求及材料情况

1、设计要求:C30承台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坍落度120mm~160mm。

2、材料情况:华新P.O42.5水泥,fce(水泥的实际强度)=45.0;粗骨料:采用湖北阳新5~25mm及25~31.5mm的两种碎石进行搭配,组成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按5~25mm: 25~31.5mm=8: 2(重量比)的比例配制;

细骨料:浠水巴河Ⅱ区中砂,Mx=2.7;外掺料:武汉青源Ⅱ级粉煤灰;外加剂:山西武鹏WP缓凝高效减水剂。

二、计算

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

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4、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 mc0+ mf0)×1.7%=5.77 kg。

6、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

mc0+ mf0+ ms0+ mg0+ mW0= mcp

mso/(mso+mgo) ×100%=βs

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则混凝土配合比:mc0: ms0: mg0: mf0: mFDN0: mW0=270:757:1136:69.3:5.77:168

= 1 : 2.80:4.21:0.26:0.021:0.6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