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双向情感是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



扩展资料:

个体化治疗原则需要考虑患者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躯体情况、是否合并使用药物、首发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较低剂量起始,根据患者反应滴定。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治疗反应、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及时调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向障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双向情感也就是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的关键特征是极端的心境波动,从躁狂的高峰跌到重度抑郁的低谷。

它之所以被称为心境障碍,是因为它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和“情感”(TA向他人表达情绪的方式)。而它之所以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因为患者的心境在高峰与低谷这两极之间来回波动,与心境只沿着单极——低谷发生波动(如抑郁症)形成对比。

在躁狂的“高峰”状态,患者会体验到如下心境的不同组合状态:兴高采烈或欣快的心境(极度快乐或欣喜若狂);急躁的心境(极度愤怒和敏感);睡眠的需要降低;对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能力持有夸张的感觉;更加健谈;奔逸的思维或从一个想法跳跃到另一个想法;活动量和精力水平增加;思维、注意力和知觉上发生变化;冲动和鲁莽的行为。

以上情绪障碍会间接性地交替出现,而在间接期内,患者变得抑郁、难过、阴郁、极度沮丧。对TA通常喜欢的东西不感兴趣,体重减轻,食欲减少,容易疲劳,难以入睡,对自己感到愧疚和觉得自己罪孽深重,难以集中注意力和做出决定,往往想自杀,等等。

双相情感障碍首次发作的典型年龄是介于15与19岁之间。

在总人口中有0.8%--1.6%的人患有“Ⅰ型双向”障碍,其症状表现为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极度狂躁。约有0.5%(每两百人中有一人)的人患有“Ⅱ型双向”障碍,患者的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轻躁狂(一种轻微的狂躁)。有些患者并未交替地体验到抑郁与躁狂的心境,而同时体验它们,这样的情况称为“混合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的成因复杂,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研究倾向认为,遗传与心理及社会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多项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中的发病率会比正常人高出将近十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生活中的不良事件、应激事件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导火线”,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另一个名字是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为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早期先兆为双向性性格变异,多呈循环特点,情感变化经常不明原因地“两极分化”……如发展为进行性的、典型性的情感两极分化,则宣告本病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一、概述
本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5-23
双向型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情绪障碍,是指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精神疾病。临床特点为躁狂和抑郁状态的交替发作,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缓解期精神活动正常。
第4个回答  2019-08-02
双向情感是一种心理障碍。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