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子立案后是先发传票,被告人接收后才分配法官,还是分配法官后才发传票,或者二者同时进行呢?

如题所述

立案后会先分配主审法官,然后再发传票。
传票上是要告知的,如果是普通程序,还要发给当事人合议庭告知书的。立案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已经接受的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的发生,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
为了做好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工作,采取下列步骤和方法:
1、事实审查,首先要审查有无事件发生,然后审查已经发生的事件是否属于犯罪案件。如果属于犯罪案件,还要审查对行为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证据或证据线索审查。通常的做法向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自首人进行询问或讯问;向有关的单位或组织调阅与犯罪事实及犯罪嫌疑人有关的证据材料;必要时委托有关单位或组织对某些问题代为调查;对特殊案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必要的专门调查措施;对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认真进行审查,认为证据不充分的,告知自诉人提出补充证据,在立案前法院一般不再进行调查。
立案标准是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其中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往往由侦查机关制定,从刑事诉讼程序的过程来看,立案标准的意义在于启动刑事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11
立案后会先分配主审法官,然后再发传票,传票上是要告知的,如果是普通程序,还要发给当事人合议庭告知书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11
各地法院不太一致,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1、立案庭立案后由电脑自动分配给法官,或立案庭法院人为分配。
2、立案庭立案后分给业务庭,由业务庭内勤或庭长分配给法官。
3、立案庭作诉前调解,调解不成再正式立案,并分配给业务庭或具体法官。
4、传票送达大多由具体审理案件的法官负责,但也有的法院是由立案庭送达的,送达后才把卷宗转给法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