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济南传统文化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地方传统曲艺形式,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解放后发展遍及中国。演唱者手执竹板或鸳鸯板,以快节奏击板叙唱,故又名竹板快书。

2、捏塑

捏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山东菏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入济南后,经李俊兴等老艺人的传承,逐渐形成了济南捏塑的独特风格。

3、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是山东省的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

4、吕剧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

5、五音戏

五音戏,山东省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五音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发生、发展、定型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28
济南传统文化及特色

山东快书

商河鼓子秧歌

吕剧

五音戏

捏塑

羽毛画

发绣

绢花

丁香虾仁

九转大肠

炸荷花

济南烤鸭

三彩大虾扒芦笋鲍鱼

清汤全家福

奶汤蒲菜

汤爆双脆

油旋

清油盘丝饼

糖酥煎饼

梨丸子

锅贴

平阴玫瑰

济南白莲藕

明水香稻

龙山小米

泰山小白梨

玉龙雪桃

红玉杏

章丘大葱

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韵诵体说唱艺术。又称"竹板快书"、"滑稽快书"。产生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初流行于农村,20世纪30年代传入济南,40年代起,快书艺人汲取其他曲种的菁华,将传统曲目中的淫词秽语净化,改"荤口"为"净口",提高了表演艺术。1949年,著名演员高元钧在上海灌制唱片时,根据快书的源流、语言、代表性书目内容等,正式将其定名为"山东快书"。山东快书唱白结合,长于叙事,演唱极其灵活,风格粗犷明快,质朴风趣,已深深植根于民间,演员人才辈出,影响遍及全国。其主要艺术流派有:以高元钧为首的"高派",注重人物刻画,表演风趣生动;以杨立德为首的"杨派",擅长俏口,语言幽默;以于传斌为首的"于派",用四页竹板伴奏,演唱有气势,主要流行于农村。�
商河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民间群体舞蹈。参加者少为60人,多则逾百人,角色有内角、外角之分,表演程序有行程、跑场两部分。济南市商河县的鼓子秧歌起源于北宋,至清代达到鼎盛。1949年前曾一度衰落,后经发掘、整理,搬上舞台,并多次在全国性民间舞蹈汇演中获奖。�
五音戏
【五音戏】山东地方剧种。又称"对鼓子"、"秧歌腔"、"五人班"等。是在民间歌唱"肘鼓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济南郊县流行已有200余年。20世纪20年代初进入济南后,吸收京剧、昆腔等剧种之长,逐渐形成较完整的板腔和锣鼓伴奏体系,表演日臻成熟。当时济南较有影响的五音戏班有靳氏戏班、李德兴戏班、青野村科班、邓明社等。邓明社班主、著名演员邓洪山(艺名鲜樱桃)长期在济演出,1933年上海百代公司为其灌制了唱片,并赠以"五音泰斗"的锦旗。五音戏的传统剧目以反映民间生活的《王小赶脚》、《拐磨子》、《乡里妈妈》、《安安送米》、《松林会》等为主,也有部分历史剧。板式有悠板、二不应、流水板、刨鸡爪、散板等。另有娃娃、莲花落、逗歌、尼姑思凡调等曲牌。�
捏塑
【捏塑】民间艺术。亦称面塑,俗称"捏江米人"。以糯米粉为主料,加小麦粉、水,着色,蒸成熟面团后,用刀、剪、簪、花纹模等简易工具,手工捏塑成民间小件玩赏工艺品。捏塑起源于山东菏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入济南后,经李俊兴等老艺人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济南捏塑的独特风格。其色彩对比鲜明,手法细腻,应用手指的捻、搓、揉,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制成的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特别是塑造中国古装戏剧人物,尤为一绝。《火烧琵琶精》、《老寿星》等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得到好评。1982年,艺人李芳清曾应邀在澳大利亚总理府作写生面塑表演。捏塑作品有签举式、盒装式、微型面塑三类。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保留了这一技艺。�
羽毛画
【羽毛画】民间艺术。利用禽鸟天然色泽的羽毛,采用平贴、浮雕贴、立体贴等工艺手法拼贴而成的工艺画。我国羽毛画历史悠久,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拼贴羽毛画的装饰品,可见它最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其制作工艺长期失传。20世纪60年代初,济南工艺美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羽毛画制作工艺,后流传到山东各地,济南羽毛画为山东羽毛画的代表。济南工艺美术总厂生产的羽毛画,题材广泛,品种达千种以上,其制品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富有质感。《虎》是浮雕羽毛画的代表作,以虎为题材浮雕粘贴出的老虎,各具情态,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曾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被誉为"泉城老虎"。产品远销美、日等30多个国家。�
发绣
用人的头发作绣线绣出的各种水墨画,是鲁绣的一种新工艺。1952年,济南刺绣社恢复了已有2000年历史但又濒临绝境的鲁绣传统生产技艺。鲁绣具有以粗放为主、精细为辅的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北方浑厚古朴的风采。其工艺性、装饰性极强。1966年试制成功的鲁绣新工艺"发绣",用人发作绣线绣出的中国水墨画,风格秀雅,形象生动。《奔马图》、《六亿神州尽舜尧》和《周总理的睡衣》等作品,曾分别参加全国第一、二届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会,受到广泛好评。近年来,又创出将人发与丝线结合施绣的新工艺,使作品丝理光泽,质感逼真,粗犷中见精细。1988年,济南刺绣总厂的作品《竹林七贤图》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国家级珍品"的荣誉称号。� 绢花
以彩色绸绢或丝绒做成的花朵或再组合成枝的人造花,旧时称京花。齐鲁故地的绢花由来已久,济南是山东绢花最早的产地,清末民初,济南便有专营京花的店铺,济南西关的花店街即以该街花店众多而得名。30年代济南国货商场内有8家花店相继开业,均自产自销,生意兴隆。抗日战争爆发后,绢花业凋敝。50年代济南的绢花业振兴,绢花的品种有供陈设的罩花和供佩带的头饰花、光荣花等。近年来,绢花的色彩由原来的单色为主,发展为多色和套色,花式模仿大自然各种花卉的形态制造,具有色彩鲜艳、形态逼真等特点,做花的原料也扩大到平绒、棉绒、麻绒及化纤织物等,但仍称绢花。济南绢花自1973年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当今新兴的工艺美术行业。
第2个回答  2017-08-17
济南传统文化及特色
山东快书 商河鼓子秧歌 吕剧 五音戏
捏塑 羽毛画 发绣 绢花
丁香虾仁 九转大肠 炸荷花 济南烤鸭
三彩大虾扒芦笋鲍鱼 清汤全家福 奶汤蒲菜
汤爆双脆 油旋 清油盘丝饼 糖酥煎饼
梨丸子 锅贴 平阴玫瑰 济南白莲藕
明水香稻 龙山小米 泰山小白梨 玉龙雪桃
红玉杏 章丘大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