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如题所述

守株待兔反映的哲学道理是:告诉我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不能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要懂得变通,要善于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原文:

《韩非子·五蠹》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扩展资料:

1、《韩非子·五蠹》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文章的一般特点。

2、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即韩非,为韩国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韩非子》一书。

3、成语典故: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但是一直没有意外之财,每天过着一 样 的生活。

人生里总会有一点好运气,终于,奇迹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今往后,他便不再种地。每天都守那被兔子撞上的树根,等着下一个兔子来撞。

这个故事主要狭隘的个人经验的思想方法,不懂得变通。

百度百科-守株待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守株待兔,是将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不能准确把握规律的客观必然性.规律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道理的现实意义是,要准确把握规律的客观必然性.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讲述了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到了树桩上,撞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轻松捡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田里的庄稼也都死掉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所耻笑!韩非子告诫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启示:

    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第2个回答  2015-10-03
  人们常常使用“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不愿意老老实实工作,一心只想得到意外收获的人。
  故事说,宋国有个人在田里耕地,突然从他身后窜出来一只兔子,这兔子看见有人,慌里慌张,急忙逃跑,没料到自己撞在一个树桩上,竟撞死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拾得一只兔子,非常高兴。他以后就天天等在这棵树桩的旁边,指望再遇到自己撞在树桩上去的兔子。这个成语的寓意是讽刺那种只想侥幸取得意外收获的人!现在我们不再进一步去研究那个成语的寓意,只讨论一下兔子自己撞到树桩上去的可行性。
  据说,打猎的时候,在猎狗的追逐下,兔子撞到猎人腿上的事情确有发生。兔子是十分机灵的动物,那么为什么它竟会撞到树桩上去呢?我们从兔子的两只眼睛长的位置上分析一下,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仔细观察一下,兔子双眼长在头上的位置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同。人的双眼长在前面,两只眼的距离不远,大约67厘米,而兔子的双眼长在头的两侧,一边一只。为什么这样长呢?因为兔子是弱小的食草动物,为了防御敌害的袭击,必须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兔子两只眼睛合起来观察到的范围比人的双眼大得多。人的每只眼睛可以看到的范围是l66度,兔子每只眼睛可以看到的范围是189.5度。在不转头的情况下,兔子两只眼睛一共看到的范围是几乎接近360度,也就是可以看到周围的一切,而人不转头两只眼睛合起来看到的范围只有208度,在人头后面还有152度的范围是根本看不见的,我们把它称做“盲带”或“盲区”。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利也有弊的。兔子的双眼看的范围是大了,但是判断前面的东西的位置和距离的准确程度要比人类差。因为我们要判断一件东西距我们多远的时候,必须两只眼睛共同工作才行(双眼视觉),只用一只眼睛是弄不准一件东西距我们多远的。兔眼比人眼看的范围广,可惜准确度不高。 动物观察判断物体方位是大都采用“双眼视觉”, 因为两只眼睛同时看一件东西的时候,眼球会自动转动,迅速对准同一个目标,物体离我们越近,两只眼球就转动得越历害。转动眼球时眼球周围肌肉的紧张程度传到大脑中去,这种信息就是大脑计算距离的依据,再根据过去的经验做出距离的判断。这就叫做“双眼视觉”。如果只用一只眼睛就不能得到“双眼视觉”的效果。
  “双眼视觉”要求两只眼睛能共同看见同一个东西,也就是要有共同观察的范围。人类的双眼共同观察的范围有124度,所以人在很大的范围内可以准确地判断距离。而兔子的双眼由于分得太远,在头前面共同观察的范围只有10度。这就不难理解,兔子为什么不能很好地估计树桩的距离了。
  在长期的生物进化中,不同的动物形成各有特色的眼睛。 看来,守株待兔是可行的,只不过要求兔子冲过来时速度要快,比如,养一只猎狗在后边追,是不是画蛇添足啦!
第3个回答  2015-05-25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必然的联系。守株待兔错把偶然性当做必然性。把偶然联系当成是规律。不能准确把握规律的客观必然性.规律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道理的现实意义是,要准确把握规律的客观必然性.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