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得失观的名人例子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的名人例子

众所周知,大失大得,小失小得,先失后得。不过也要看是哪种人,什么情况下的得失。关于得失我们可以分为三类:1、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2、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别人的东西还是自己的;3、自己的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也是别人的。
对于第一类人普遍存在,也符合自然规律,芸芸众生,也就不再举例,他们符合众所周知的得失观。对于第二、三类人,也许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认为是另类。确实,他们不同于常人,但这两类人名人、伟人居多;反之,这两类人未成名成家,则是自认为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往往“英年”早逝。
对于第二类人,不管是否是自己的,都想占为己有。因为他们认为:人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既然芸芸众生都一样,最后什么都不能拥有,那么他自己有生之年,可以拥有众生带不走的一切。例如:一代伟人毛泽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代始皇嬴政,一代枭雄曹操……要么采用穷兵黩武、南征北战;要么采用顺应民意、推翻旧制;要么采用攻于心计、图谋天下……
最终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东西还是自己的,而且冠冕堂皇地认为是自己的智慧与努力的结果。除非是自己不想要的,或者完全得不到的,才不去“窥视”。
对于第三类人,不管是否是自己的,都不认为是自己的。因为他们认为:人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既然芸芸众生都一样,最后什么都不能拥有,那么他自己有生之年,何必执着追求拥有一切。例如:一代榜样雷锋、一代善人鲁肃、一代哲人尼采、一代教主耶稣……要么做好人好事,不留名;要么做乐于奉献,不求名利;要么只认给予,不想索取……
最终自己的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也是别人的,而且冠冕堂皇地认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将是所有人的楷模。除非是自己死了,否则奉献不止,给予无限。
塞翁失马,比较有名; 在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驻地。邻居们都为此来安慰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经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邻居们都前来祝贺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安慰他。那个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经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长城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一同保全了性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