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的大名是什么?

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什么官职?

大名 (称谓),日本古时的一个称谓,指日本幕府将军的封臣。

大名日本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名田(登记入册的土地)的大领主。平安时期由庄民、公民分化出来占有名田的人称为名主,按占田多少分为大名、小名。南北朝时期随着庄园制衰落,幕府向各“国”(古代日本地方行政单位)派出守护,向各庄园派出地头。守护和地头成为守护大名。战国时期家臣权势增大渐成新大名,他们互相攻伐,各霸一方,庄园制彻底崩溃,形成封建领主制,一些地方领主与武士发展为战国大名。江户时期采用“幕藩体制”,地方各国设藩,潘国主称大名,并依据与幕府关系的亲疏分为亲藩六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各藩国大名承担军役、工程等项费用。为加强对各地大名的控制, 幕府采用“参觐交代”制度,1615年制定《武家诸法度》,规定各地大名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江户参谒幕府将军,大名妻子必须经常居住江户,类似人质,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19世纪中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西南部萨摩、长州、士佐、肥前诸藩大名也经营商业和手工业。明治维新时期于1869年实行“版籍奉还”,取消大名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大名被任命为藩知事,成为政府的地方官。1871年实行“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统治仅。1872年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大名改称华族,领取俸禄。1876年实行“秩禄处分”,取消华族终身年俸。

相当于中国割据势力中的节度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2
丰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1537~1598):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统一全国的武将。生于尾张国中村(今属名古屋)。始姓木下,改姓羽柴,赐姓丰臣。早年为尾张国大名(领主)织田信长的部将,屡建战功。1577年信长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后任征西先锋,在中国(今本州西部地区)、四国、九州等地指挥作战,先后平定播磨(今兵库县南部)、备前(今冈山县南部)、美作(今冈山县北部)、但马(今兵库县北部)、因幡(今鸟取县东部)五国。1582年进攻中国,包围高松城(在今冈山市附近),与毛利氏决战。同年信长被部将明智光秀杀害后,与毛利氏讲和,回师讨伐光秀,并拥立信长幼孙秀信为继承人。但信长部将柴田胜家欲立信长三子信孝。1583年,秀吉经贱岳之战消灭胜家与信孝的联军。同年建大阪城,作为统一日本的根据地。1584年与信长次子信雄和德川家康联军战于小牧,失利后媾和,并与家康结盟,确立织田信长继承人的地位。1585年率10万大军平定四国领主长宗我部,出任关白(辅助天皇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翌年兼任太政大臣,控制军政大权。1587年兴兵30万进取萨摩国(今鹿儿岛县西部),进而平定九州。1590年出动26万大军灭北条氏,平定奥羽地方,完成日本统一大业。1591年将关白职位让予养子秀次,自称“太阁”。1593年将北海道正式划入日本版图。1592年和1597年两次出兵侵略朝鲜(见朝鲜壬辰卫国战争)。1598年8月因侵朝失败,郁闷而死。执政期间,丈量农地,增加贡租;收缴武器,实行农、兵分离;统一货币,废除关卡;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领主统治,为幕藩体制奠定基础。 福泽谕吉(1834-1901):日本近代杰出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缔造者之一,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他早年留学欧美,深受近代科学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回国后毕生从事教育和著译活动,为传播西方文化,推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万日元纸币上的肖像就是他56岁时的照片。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政治家。长州(今山口县)人。出身藩士,青年时参加“尊王攘夷”运动。1863年留学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从事倒幕运动。明治政府成立后,主张开国政策。1882-1883年赴欧美考察宪法,归国后领导制订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颁布),1885年起四任日本首相,对外奉行侵略扩张政策,是甲午战争时侵略中国的主要策划者和主持人,战后一度任台湾事务总裁。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死。
第2个回答  2014-05-02
大名(称谓),日本古时的一个称谓,指日本幕府将军的封臣。 大名日本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名田(登记入册的土地)的大领主。平安时期由庄民、公民分化出来占有名田的人称为名主,按占田多少分为大名、小名。南北朝时期随着庄园制衰落,幕府向各“国”(古代日本地方行政单位)派出守护,向各庄园派出地头。守护和地头成为守护大名。战国时期家臣权势增大渐成新大名,他们互相攻伐,各霸一方,庄园制彻底崩溃,形成封建领主制,一些地方领主与武士发展为战国大名。江户时期采用“幕藩体制”,地方各国设藩,潘国主称大名,并依据与幕府关系的亲疏分为亲藩六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各藩国大名承担军役、工程等项费用。为加强对各地大名的控制, 幕府采用“参觐交代”制度,1615年制定《武家诸法度》,规定各地大名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江户参谒幕府将军,大名妻子必须经常居住江户,类似人质,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19世纪中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西南部萨摩、长州、士佐、肥前诸藩大名也经营商业和手工业。明治维新时期于1869年实行“版籍奉还”,取消大名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大名被任命为藩知事,成为政府的地方官。1871年实行“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统治仅。1872年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大名改称华族,领取俸禄。1876年实行“秩禄处分”,取消华族终身年俸。 相当于中国割据势力中的节度使
第3个回答  2019-10-19
大名
(称谓),日本古时的一个称谓,指日本幕府将军的封臣。
大名日本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名田(登记入册的土地)的大领主。平安时期由庄民、公民分化出来占有名田的人称为名主,按占田多少分为大名、小名。南北朝时期随着庄园制衰落,幕府向各“国”(古代日本地方行政单位)派出守护,向各庄园派出地头。守护和地头成为守护大名。战国时期家臣权势增大渐成新大名,他们互相攻伐,各霸一方,庄园制彻底崩溃,形成封建领主制,一些地方领主与武士发展为战国大名。江户时期采用“幕藩体制”,地方各国设藩,潘国主称大名,并依据与幕府关系的亲疏分为亲藩六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各藩国大名承担军役、工程等项费用。为加强对各地大名的控制,
幕府采用“参觐交代”制度,1615年制定《武家诸法度》,规定各地大名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江户参谒幕府将军,大名妻子必须经常居住江户,类似人质,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19世纪中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西南部萨摩、长州、士佐、肥前诸藩大名也经营商业和手工业。明治维新时期于1869年实行“版籍奉还”,取消大名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大名被任命为藩知事,成为政府的地方官。1871年实行“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统治仅。1872年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大名改称华族,领取俸禄。1876年实行“秩禄处分”,取消华族终身年俸。
相当于中国割据势力中的节度使
第4个回答  2013-06-13
室町幕府初期,日本各地都配置有守护大名,相当于现代的县长,由于一手包揽行政、立法、司法,因此也可以说是独立国。

守护大名必须住在将军所在的京都,实际在领地掌权的是守护代(代理之意),守护代底下则是地方豪门等。这些守护代以及地方豪门,在烽火连天、弱肉强食的时代中,逐渐演变为日后的战国大名。基本上,战国大名有两种类型,一是由守护大名发展而成的,另一是典型的「下克上」大名;前者代表是武田信玄,后者代表则是上杉谦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