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

如题所述

人的思维同身体各部位的态势(姿势、置放位置)有密切关系。例如,深思状态下的大脑往往停止左右或前后摇动,而“大脑屏”启动。在思维过程中,似乎在大脑前方或后方出现一个“光点”在一个“屏幕”上扫动,所有的思维内容会首先以符号的形式投射于大脑屏,然后再被记录下来。从眼神来看,通常深思状态下眼球停止转动,而直视于某一点(如窗外、天花板或其它某物)。就手势来说,有的人喜欢托住下巴,有的支撑前额,有的时候双手紧握或摆弄(无意识)某物。从脚势来看,有的时候屈腿,有的时候交叉,有时自然伸直,或无意识地无节律摆动。从躯干姿势来看,有时静坐,有时盘腿而坐,有时在房间踱来踱去。这些都说明,生理上、肉体上的反应会促进或妨碍思维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思维活动中还应有效地调整人的种种态势。当一个人百思不得其解,你不妨全身心地放松,躺在床上或到室外散散步,或采用其他态势,也许有助于你有效地思维,诱发灵感产生。

 

主体必须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角色状态。这就是要通过对自身的身、心、神的调控来最大限度地调度意识和无意识系统的共同参与。

每一种思维活动都是由主体去发动、控制、操作和终止的,主体是认识活动的主导者。认识活动就像戏剧一样,主体以认识者的角色去演认识对象之戏。要使这场戏演得成功,主体必须首先进入对对象加以认识的角色,即进入真正的主体性状态。只要进入最佳的主体状态,意识和无意识都会达到高度的活跃。因此,是否进入“认识角色”,是认识过程有效与否、意识与无意识系统能否同时得到调配的首要前提。

何谓“进入认识主体的状态”或“进入对对象加以认识的角色”呢?这就是要使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切切实实地变成现实。就象一个工厂一样,只有机器不停地正常运转并生产出产品,才可看成是进行生产。认识角色也是如此,一方面主体要实际地对对象有所反映,有所思,另一方面又要产生认识结果。主体越专心致志地处于这种动态过程之中,就愈是有效地进入了认识角色。如果认识主体不能有效地使自己进入这种认识角色,就不可能获得关于客体的正确认识。因此,进入主体性状态是有效思维和充分调动意识与无意识系统的先决条件。

良好的主体性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诸特征:(1)从生理方面看,使有关器官保持紧张状态。人的思维离不开大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同对象的实际相互作用必须由感官和大脑去完成,而感官活动最后都会转化为大脑的生理运动过程。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的任何思维活动都是大脑的机能,是神经元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电的、化学的活动过程。离开了感官、大脑的生理运动,认识活动就无法进行。所以,合理的生理紧张状态是获得认识的前提。

思维活动既是一种物理(生理)运动过程,又是一种精神运动,它通常既要消耗体力又要消耗智力,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过程。正因为如此,思维活动跟其他任何劳动形式没有区别,差别在于它主要耗费智力并产出智力性成果。就思维过程中的生理机制而言,它是主体和身体各部位的同时并用,但其中最核心部分是大脑。所以,主体必须学会在认识活动中科学地用脑。

许多事实表明,真知的获取都是脑的科学运用之必然结果。在认识过程中主体的生理器官(尤其大脑)既要处于紧张状态,但又要善于休息,调节各器官。长时间的持续生理紧张,往往会导致疲劳,从而抑制思维。有效地启用、控制认识活动所必须的生理器官,常常会有助于有效地认识和观念地把握对象。

(2)主观状态:去偏见、除成见。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直接目的在于获得关于对象的正确认识。如实地反映客体之本来面目,将对象以观念式的主观图景再现出来是认识的宗旨。为此,认识主体必须使自己的主观观念状态处于正确位置,这就是要去偏见、除成见。“偏见”指主体对对象或对认识活动本身带有感情色彩,如好恶、审美、价值评判等。认识应该是事实地陈述对象,而不是带有个人感情的评价。认识和评价不应在思维过程中相互参杂。一旦抛开主观的偏见,就不难如实地反映客体。

所谓“成见”,乃是主体在取得认识结果以前已经拥有的观念、观点、想法、认识等,这是先前性认识,它是未经过客体的思维加工而预置的认识。这些预置认识可能由于偏见主体早已预设好,也可能由于受他人的影响而被主体作为预感认识结果。偏见妨碍主体正确地认识对象,成见更是如此。思维的结果应当存在于思维过程的终端,而不应由主体预设于思维过程的起点。强调去成见,目的就是要求认识主体以终端上的认识为结果,勿以已有的观念为结论。

在现实的思维活动中去除偏见和成见,并非易事。如前所述,主体和客体之间通常有三层基本关系即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和价值关系(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在这三层关系中,实践关系是最的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关系。认识关系为实践关系服务,并从属于后者。而价值关系则不能独立存在,它具体地渗透于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之中。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对象时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取向性。正因为如此,主体为什么要去认识对象,怎样去认识对象等都要受其价值取向的影响。这就容易使认识过程带有主体的主观感情色彩。但是,这不应阻碍主体向真知靠近。价值关系参与认识过程但存在于认识(结果)之外。这就是说,主体无疑会带有价值关系去发动认识活动,但是作为结果状态的认识却应当只以如实的事实描述为唯一宗旨,否则这种认识就会与真知相去甚远。这是进入认识主体角色的必要条件。

成见通常与背景知识有关。背景知识是主体参与认识活动不可缺少的前提,只有具备了必要的背景知识,主体才能通过思维过程而达到解除困惑,走出“无知”的状态。在认识过程中背景知识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它帮助主体确知问题。作为认识过程起点状态的无知并非纯粹的不知道或困惑,而是知与无知的统一。无知意味着认识主体对所面临的问题的答案、解决方式尚不知道,或尚未清楚地知道,另一方面,主体又有所知,因为他至少明白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和如何去寻找答案(通过思维活动),等等。主体如何“有所知”及其程度怎取决于主体已有的背景知识量及其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确切地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这并非简单之事。

第二,背景知识使主体现实地获得主体性品质。人们要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体,就必须首先拥有能动的主体性特征,即具有意识能动性,主观创造性和控制能力等,否则人就无法参与认识活动。人们的主体性品质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背景知识准备。

第三,背景知识使主体现实地成为认识活动发动者、控制者。认识活动是人的活动,它的开始、运行与终止均由认识者去控制。为了使具体的认识活动现实地运行,主体就必须首先具备有关发动和操作该项认识活动的有关知识、经验、技巧等。

第四,背景知识使认识本身变成现实。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建构,它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内容方面看,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结果,是主体通过有效的认识活动而获得的,因此,是“新知”。但是,从形式方面看,认识则完全取决于背景知识。一定的认识内容必须以主观形式存在,如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在思维中起规范作用的基本范畴如时间与空间、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等也是主体在进入当前认识活动之前就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任何认识离开了这些已经准备好的规范形式或逻辑结构、思维范式等就无法产生。

总之,背景知识在整个思维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认识活动的直接实现,运行速度及其性质诸方面均有巨大的影响。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背景知识既有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妨碍作用。成见就是由于已有的背景知识不良影响所致。背景知识是已有的知识,它并不是针对当前的问题而建构的。尽管能有助于主体去解决当前的问题,但又可能形成一种知识的框框。如果主体不正确地对待它,就会限制主体的思维领域,阻碍主体去获取更深刻、更新颖的知识。尤其是当已有的观点、理论同主体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关系极为密切时,主体更容易囿于已知,将这种知识变成不可冲破的“知识屏”而引导于当前的问题上,这样就会产生成见。因此,成见是背景知识的消极影响和主体对待背景知识的错误态度所造成的。通常,成见都产生于主体的无意识。主体无意识地把成见当成正确认识而错误地有意识地坚持。所以,消除成见的最好办法是划清已有知识与当前实际的明确界限。认识主体必然学会克服和消除成见。既要利用已知去解未知之谜,又要大胆地超越已知。一旦产生了成见,主体应敢于和及时地采取措施,对成见持正确态度。切忌顽固地“固执己见”,这样将会严重影响认识活动的有效运行。

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去偏见、除成见是良好主观状态的重要要求。这说明,主体在进入认识活动时,他应该使主观保持相对的“虚空”状态,即不偏不倚地去思考。这也就是要求主体用意识系统的力量去控制诸如成见、偏见之类不利于无意识因素发挥作用的各个方面。

(3)心理状态:一意专心与排除干扰。认识活动是一种全身心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有助于高效率地思维。事实表明,许多心理素质作为非智力因素都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主体往往要调动多种心理因素去完成相应的思维活动。在众多的心理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做到“一意专心”和善于排除各种干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3
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有感情的
就看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是如何调整自己的了
第2个回答  2013-06-13
忽忽人嘛没有办法啊就是这样啊!遇到感情这回事就没法度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