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后一个皇帝叫什么

如题所述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叫赵昺(zhào bǐng),即宋怀宗,1278年到1279年在位。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覆灭。

赵昺投海殉国后,少帝遗骸却浮出海面。有群鸟伏在尸身上,遮住少帝遗骸,随海水漂流,一直漂到赤湾(今深圳蛇口)。赤湾海边有间天后庙,一天庙主往海边巡视,忽见海面有一具浮尸,上有群鸟遮盖保护。

庙主认为此浮尸定是异人的遗骸,便设法将它拖上岸来。浮尸上岸,群鸟飞去,露出一具童尸,身上穿着黄袍,面色红润如生人。

庙主知道这是少帝赵昺的遗骸。就在这时,海边天后庙里的一根栋梁突然塌下。庙主与乡绅父老认为此栋梁是天后娘娘送给少帝做棺材用的木料,便用它做成棺材,礼葬少帝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下。

扩展资料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有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提出了“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赵昺(1271—1279)宋度宗赵璂(qí)小儿子,杨妃之子,宋端宗赵昰(shì)亲弟弟。从小在皇宫过着锦衣玉食、娇生惯养的皇族子弟的豪华生活。1272年封赵昺为信王爷,1273年升为广王爷。1274年,他的爸爸宋度宗赵璂驾崩。他的二哥4岁的赵灦(xiǎn)做皇帝,年号“德佑”庙号恭宗,史称“幼主”。1275年,南下的元军攻克南宋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年仅5岁的小皇帝宋恭宗和祖母75岁的谢太后以及恭宗31岁的妈妈全太后3个统治者相继被元军俘虏,二王(赵昰、赵昺)被妈妈杨妃抱走了,在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等忠臣的护送下逃到温州,接着任命不满8岁的益王爷赵昰为太子、丞相、监国、福州最高行政长官,又封年仅4岁的赵昺为卫王爷,为泉、潮洲最高长官。1276年,8岁的赵昰在福州做皇帝,年号“景炎”庙号端宗。端宗皇帝封大臣陆秀夫、张世杰为丞相,共同辅佐宋端宗,另封文天祥大将、少保、信国公和弟弟赵昺为潮州太守。后南宋叛徒陈宜中赶走文天祥,逼迫端宗皇帝封他丞相,从而挟持并杀害端宗皇帝及他的自己登基。正在这时,元军杀来,贪生怕死的陈宜中逃至交趾(今越南北部)。于是张世杰便护卫着宋端宗和他的弟弟赵昺去泉洲。后泉洲举舶司长、阿拉伯富商蒲寿庚出卖宋端宗的南宋小朝廷,投降元朝,献出泉洲。宋端宗只好和弟弟共同去潮洲。在那和人民感情很深,以至现在潮洲都有纪念二王习俗。后来潮州沦陷,端宗一行只好去雷洲。不料海上宋端宗遭遇风暴,端宗的“龙舟”倾覆,端宗溺水而死。后被救,端宗连惊带吓,已经喝了一肚子海水,后来去雷洲只好陆行。平时活泼可爱、活蹦乱跳的宋端宗从小在皇宫娇惯坏了,这样艰苦的日子哪能耐的住?于是在景炎3年(1278)年死掉了,死时还不满11岁。宋端宗死后葬于雷洲永福陵。端宗死后,他的弟弟、年仅7岁的卫王爷赵昺在睚山做皇帝,年号祥兴,张世杰命令当地百姓大兴土木,为皇帝、太后建宫。祥兴2年元朝命令宋朝叛将张弘范为大将,李恒为副将,大举南下进攻赵昺小朝廷,宋军十万全军覆灭。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对幼帝昺说:“皇上,先帝(恭宗皇帝)已受元军侮辱,您也是大宋朝赵室皇族正统后裔,但您不能走先帝的路。”说着便含泪背起年仅8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杨太后知道儿子死了,便哭道:“老妇迢迢千里而来,也为了赵家的骨肉,今天死了,老妇还能活吗?!”接着也跟着儿子跳海自杀。张世杰与南宋皇室赵若和在海上漂浮,不料遇海啸被淹死了。第2日海上浮出10万具尸体。南宋最后一个皇帝死去,宋朝最终还是覆灭了。
赵昺死后,尸体浮出水面。渔民看到一小儿尸体,身穿龙袍,脚穿黑袜子、靴子,头戴皇冠,还有玉玺。身上有浓浓的脚臭味。百姓认出是赵昺,便把他葬在今天潮洲赤湾村的宋少帝陵里。
第2个回答  2020-01-26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叫赵昺(zhào
bǐng),即宋怀宗,1278年到1279年在位。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覆灭。
赵昺投海殉国后,少帝遗骸却浮出海面。有群鸟伏在尸身上,遮住少帝遗骸,随海水漂流,一直漂到赤湾(今深圳蛇口)。赤湾海边有间天后庙,一天庙主往海边巡视,忽见海面有一具浮尸,上有群鸟遮盖保护。
庙主认为此浮尸定是异人的遗骸,便设法将它拖上岸来。浮尸上岸,群鸟飞去,露出一具童尸,身上穿着黄袍,面色红润如生人。
庙主知道这是少帝赵昺的遗骸。就在这时,海边天后庙里的一根栋梁突然塌下。庙主与乡绅父老认为此栋梁是天后娘娘送给少帝做棺材用的木料,便用它做成棺材,礼葬少帝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下。

扩展资料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有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提出了“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宋朝
第3个回答  2014-04-27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庙号怀宗,谥号恭文宁武哀孝皇帝,在位2年,享年8岁。赵昺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南宋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麻烦采纳,谢谢!
第4个回答  2014-04-26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赵昺,赵昺(1271—1279)宋度宗赵璂(qí)小儿子,杨妃之子,宋端宗赵昰(shì)亲弟弟。景炎3年(1278)年还不满11岁的宋端宗死后葬于雷洲永福陵。端宗死后,他的弟弟、年仅7岁的卫王爷赵昺在睚山做皇帝,年号祥兴。1279年3月19日(南宋祥兴二年二月初六),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南宋末代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灭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