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国庆节,劳动节,妇女节,教师节。按一定顺序排列。

如题所述

按时间先后排列: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

解答过程如下:

(1)妇女节的时间每年3月8日。

(2)劳动节的时间每年5月1日。

(3)儿童节的时间每年6月1日。

(4)教师节的时间每年9月10日。

(5)国庆节的时间每年10月1日。

故按时间排列:妇女节(3月8日),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

扩展资料:

节日相关:

(1)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

(2)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

(3)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4)植树节(3月12日);

(5)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

(6)中国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7)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

(8)国际护士节(5月12日);

(9)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10)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

(11)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12)教师节(9月10日);

(13)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

(14)国庆节(10月1日,放假7天)。

中国传统节日大抵起源于先秦时代,而定型于两汉时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到了两汉大都基本定型。这不仅是因为“汉承秦制”,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统一,社会出现了各种节日风俗得以定型的土壤和条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隋唐到宋,中国传统节日经历了它的变异和调整,宗教的渗透、民族的融合、社会心理的失常,为中国节日风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

到了唐宋年间,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异,节日生活开始大规模地与城市生活密切结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从一向充满迷信、禁忌、祓禊、禳除等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而向着世俗化、娱乐型的方向转变,成为民间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

尤其是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决非前朝可比。出现了“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的城市,令当时的欧洲人叹为观止。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以及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的出现,给社会风俗的演变提供了历史条件,因此表现在节日风俗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向娱乐型的演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4

按时间排序是:

妇女节:3月8日

劳动节:5月1日

儿童节:6月1日

教师节:9月10日

国庆节:10月1日

其中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期是:劳动节、国庆节

附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3

按时间先后排列: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

解答过程如下:

1、妇女节的时间每年3月8日。

2、劳动节的时间每年5月1日。

3、儿童节的时间每年6月1日。

4、教师节的时间每年9月10日。

5、国庆节的时间每年10月1日。

故按时间排列:妇女节(3月8日),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



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或其他有重大意义的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里,每个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因此全国各地人民会在每年的10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按时间排:妇女节(3月8日)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6-02
3.8妇女节 5.1劳动节 6.1 儿童节 9.10 教师节 10.1国庆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