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千伏线路施工规范

10千伏线路施工时立杆,放线,紧线,打拉线操作的具体规范

本规程适于我局所属10-66KV架空输配电线路的大、小修改造工程10KV以下的低压配电线路也参照本规程执行。

本规程依据部颁《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架空送电线路 设计规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架空送电线路施.验收规范》。
线路检修、运行全部人员,配电变压器运行、维护人员。严格执行本规程。生产副局长、生技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应熟悉本规程。

本规程与上级规程有抵触时,应按上级规程执行;,别条文需要 修改时,应提出修改意见,由生技科审定,生产局长批准后执行。
一 定位分坑

1.1 定位分坑的要求:施工测量工作,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原设计无要求,对于10干伏及以上的线路使用经纬仪测定。对于10千伏及以下的线路如长度小于500米,可使用花杆进行人工测定。

1.2 对于特殊塔杆的更换工作,其定位应按施工设计进行,如无设计时可参照下列规定进行。

1.2.1 为防止中心桩发生位移,施工前应对所有设计桩位进行复测、对定线位的测量应力求准确,且以中心桩上的小钉为基点中心。

1.2.2 以杆位中心桩为准进行分坑测量时,应设立坑位方向桩和作为基础找正用的辅桩,还应在垂直线路中心方向设立辅助桩作为校核杆塔起立后是否迈步偏移的依据。
二
杆塔基础

2.1 基础的挖掘:

2.1.1 杆坑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其允许施工误差下翌过+100毫米,-50毫米。

2.1.2 挖掘基坑时,坑底应平整,坑底规格应为底盘周围各加200毫米左右的咨度。

2.1.3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杆体的施工基面为基准,拉线基础坑深度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时,一般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高度为基准,见图2-1,图2-2

图2-1 杆塔基础坑

图2-2拉线基础坑

a一施二基面值

b一坑深

0一中心桩

2.1.4 在基坑深度误差超过+100毫米以上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2.1.4.1 铁塔基坑其深部分应以铺石灌25号水泥砂浆处理。

2.1.4.2 水泥杆塔基坑深度超过规定值在100一300毫米之间时,其超深部分应填土夯实超过300毫米铺石灌25号水泥砂浆处理。

2.1.4.3 凡不能做填土夯实处理的基坑超深部分,如水泥、流沙坑、淤泥坑一石坑等均应以铺石灌浆处理或采用其它方法处理,如超深不影响对地面及其他各种线下设施对线路交叉跨越时,也可不做处理,但要做记录。

2.1.4.4 基坑深度因特殊情况,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并做好记录(有设计单位时应取得同意)。

2.1.5 供施工立杆用的杆坑马道,其方向和长度应满足立杆需要,一般马道的坡度不大于45℃,其长度一般为杆塔深度的2/3或者相同,宽度略大于杆根直径,其深度一般掌握在离底盘0.5米。

2.1.6 拉线地锚及拉线盘的埋设深度除设计者外立符合下列规定。

66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地线拉线盘埋深一般不得小于2米,但导线拉线盘埋深不得小于2.4米,如系砾石、流沙基坑适当加深。lOkV及以下配电线路拉线盘埋深一般不应小于1.5米,但土壤较差,如砾石、流沙等地锚石应适当深埋。

2.1.7 拉线基坑的马道,应以拉线与地面夹角为准。

2.1.8 接地沟的长度及位置应满足设备所需的接地电阻,其深度不应小于600毫米。

2.2 配电线路水泥电杆埋深:

2.2.1 水泥电杆的埋设深度无设计要求时,一般应符合表2-1的规定:特殊地质条件要经过验算方可工作。
水泥杆高(米)

8
9

10

11

12

13

16

18
埋深(米)

1.5

1.6

1.7

1.8

1.9

2.O

2.3

2.6-3.0

2.2.2 拉杆的埋设深度为:

7米以下者1米、8米以上者1.2米,

2.3
预制基础的安装:

2.3.1 混凝土双杆或三联杆底盘基础应操平找正。

2.3.2 水泥杆的底盘表面应保持水平、找正后应立即在周围填土夯实以防立杆时底盘走动,水泥底盘的允许安装误差为:

2.3.2.1 单杆底盘的中心及两底盘中心连线的中点与中心桩之间在横线路及顺线路方面偏离应不大于30毫米。

2.3.2.2 两底盘中心在垂直线路方向扭转(迈步)应不大于根开

2.3.2.3 同一基杆各底盘主心的根开误差应不大于正负击。

2.3.2.4 底盘在满足设计坑深的允许误差值后,其相互间高差应不超过20毫米。

2.3.2.5 单杆的底盘中心偏离线路中心误差不得大于50毫米。

2.4 混凝土基础浇灌:

2.4.1 铁塔基础安装,如无设计者,应参照下列规定:

2.4.1.1 如主柱与底盘垂直度正角后,即进行柱顶高差操平,如图2—3所示。
2.4.1.: 交差操平后即进行找正,方法如图2—4所示。

a.
先测A角的基础对角线是否在线路的转角45℃线上(正方形基础为45℃,对于长方形的基础,按计算出的0角)。

b. 用钢尺从中心桩丈量到基础的地角螺丝的中心距离。

c. 以上的角度与距离不对时,应用千斤顶将基础缓缓移动,直至完全合乎要求为止。

d. A角找正操平后,以同样的方法测量B、C、D脚,并以A脚为基点测量A脚与B、D脚螺丝之间相互距离,然后测A脚与C脚螺丝相互距离,(对角线)是否与要求尺寸相符,其最大的误差不得超过 。( )

e. 四脚基础的基面应复查是否在同一水面上,全部操平找正后,
四脚螺丝相互距离对角线符合要求。 一般转角塔的基础受压侧的两个腿应比受拉的两个腿高出2-3公分。

f. 全部操平找正后,再紧固一次底盘和主体本体接触紧密。安装螺丝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浇制保护帽。

2.4.2 现浇铁塔混凝土基础,校正操平方法可参照2.4.1条执行。其它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2.4.2.1 浇制前应按设计图纸检查模板,钢筋各部尺寸,钢筋与模板的间隙,如系角度塔,还应检查角度塔的角度方向。

2.4.2.2 浇注前必须检查混凝土标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2.4.2.3 混凝土运到基础边,应立即进行浇灌。若发生沉淀应重新搅拌后再浇灌。

2.4.2.4 浇灌方法必须从一角开始,不得从四面八方同时浇灌。浇灌混凝土工作必须连续进行不出现施工缝。如不得已而中断施工2小时,必须等到混凝土坑压强度不小于12公斤/平方厘米后。将旧面打毛并清洗干净,先浇一层与本基础混凝土同样成分的泥沙浆,然后继续浇灌。

2.4.2.5 浇灌过程中不得有漏浆现象,发现漏浆应立即堵塞;

2.4.2.6 浇制中如模盒支撑发生变形移动,应立即停止浇制,浇未凝时,将变形部分找正操平,改正后重新捣固一遍再继续工作;

2.4.2.7 浇入基础的地脚螺丝安装前应除锈,并将丝扣部分包裹好,安装位置要正确,绑扎要牢固,防止浇制混凝土时移位。

2.4.2.8 浇制前应将坑内积水群除干净,基础坑深超过设计深度时,应用毛石填平,浇灌25#水泥沙浆。不得作素土夯实。

2.4.2.9 混凝土应分层浇制和捣固,每层厚度以200毫米为宜。

2.4.2.10 浇制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应不超过2米,如果超过2米时应设斜槽,沿槽沟高处滑落。

2.4.2.11 大型断面混凝土基础,要渗入毛石应由设计决定。<br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