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最初,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电池部分装在身体的外部,导线从体外通过静脉到达心脏。它们只能在医院内短期使用。
后来,鲁内·埃尔姆奎斯特在1958年制作了一个放在体内起搏器,锌一汞电池埋在皮下。1960年,瑞典医生奥克·森宁为一位病人植入了这种起搏器。电池一直使用了2---3年才更换。
在20世纪80年代,起搏器上增加了微处理器。只有在感觉需要起搏器时,病人才启动它。
今天的起搏器就更复杂了,起搏器可根据血液的湿度来调节心跳。1988年,一位病人安装了一个核动力起搏器。这个起搏器使用了微量的钚,它可以持续应用20年。
人们通常所说的起搏器,其实是指整个起搏系统。起搏系统由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及程控仪组成。其中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线植入人体。起搏器由安装在金属盒中的电路和电池组成。起搏器在需要的时候向心脏发出微小的电脉冲 起搏电极导线由绝缘导线组成,负责向心脏传送微小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
迄今为止,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唯一手段。这一伟大的技术已使逾2百万人在过去的50年中受益。正是有了起搏器,患有心动过缓的病人可以期盼象正常人一样地生活。
由于国产起搏器的价格和进口起搏品的价格差不多,所以多数人都选择用进口起搏器。中国市场上的起搏器,主要靠从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国进口,其中,像英国、法国等这些欧洲国家的产品因为有统一的CE认证,质量比较可靠。
进口心脏起搏器是中国实行强制安全认证制的商品,必须通过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的认证。进口产品的公司必须通过ISO系列认证,如果外国公司的产品在国内没有被使用过,进入国内必须在国内通过人体试验,一般要20至30例。如果有产品在国内使用,则不必实验。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通过审批后,在药监局产品注册证原件交海关,由代理商和当地医疗器械部门验证其注册证复印件。这个产品在中国上市以后,有一个使用安全性反馈。反馈是代理公司向医院了解情况,不能直接跟踪到使用的个体,所以医疗器械故障率我们没有得不到完全的统计。
至于屡见报端的“进口问题起搏器”问题,我想一是跟走私进来的问题起搏器有关;二是起搏器存在二次利用的问题;三是,他的检则认证太复杂,市场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体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