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换算土方实方量与虚方

如题所述

换算土方实方量与虚方,其相互间的关系见下表所示:

土方分为天然密实体积、夯实后体积、松填体积、虚方体积等各种状态。

在土方工程量计算时,不仅要计算出土的天然挖方体积、所需的天然填方体积,还需要进行土方量平衡,将挖出来的土弥补填方。

扩展资料

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

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因土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比较经常的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方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9

土方分为天然密实体积、夯实后体积、松填体积、虚方体积等各种状态。其相互间的关系见下表所示:

在土方工程量计算时,不仅要计算出土的天然挖方体积、所需的天然填方体积,还需要进行土方量平衡,将挖出来的土弥补填方。

扩展资料

土方是指挖土、填土、运输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计算,有时也简称土方。

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工程之一,包括一切土( 石) 方的挖梆、填筑、运输以及排水、降水等方面。土木工程中,土石方工程有: 场地平整、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

参考资料

土方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08

一、土方实方量与虚方的换算

1、石的实方和虚方的转换系数

只有片石的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的系数。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堆积密度。)

我们取定片石的表观密度为2700kg/m3,堆积密度为1500kg/m3,则空隙率为44.44%,转换系数为1.8.仅供参考。

2、土方转换关系

土方分为天然密实体积、夯实后体积、松填体积、虚方体积等各种状态。其相互间的关系见下表所示:

注:一般应按自然方计算,既天然密实体积。市政、土建土方工程系数为1.3,水利土方工程系数为1.23-1.25之间。

注:1.松实系数是指土石料体积的比例关系,供一般土石方工程换算时参考;

2. 块石实方指堆石坝坝体方,块石松方即块石堆方。

二、工程量必须具备:

1、原始地貌平面图。即为你所说的“现场原地形图”。

(设计单位、或地质勘测单位、或当地测绘局提供)

图中必须标注等高线、高程(以黄海高程为基准的高程和房屋相对高程)、角点坐标。

2、成型后地形图或平面图。(平场后的地形图)

图中必须标注成型后高程(以黄海高程为基准的高程和房屋相对高程)、平场面积、各个角点的坐标。

3、土石方计算图。

采用的方格网法,则提供方格网图;

采用的断面法,则提供完全的断面图。

4、土石方工程量统计表(含计算表)

直接按照房建上定义的相对标高进行计算。。如果关系处理不到位,别的单位(监理、设计、业主或审计)肯定会找你麻烦的。

扩展资料 :

在土方工程量计算时,不仅要计算出土的天然挖方体积、所需的天然填方体积,还需要进行土方量平衡,将挖出来的土弥补填方。

由于土壤的可松性,天然密实土挖出来后体积将扩大(称为最初松散),将这部分土转到填方区压实时,压实后的体积也比最初天然密实土的体积要大(称为最后松散),因此挖方体积=填方体积并不意味着土方平衡,考虑到外运弃土量以及内运埋土量(包括建筑基槽开挖土方量等),土方平衡计算更加复杂。

参考资料:土方量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6-08
在土方工程量计算时,不仅要计算出土的天然挖方体积、所需的天然填方体积,还需要进行土方量平衡,将挖出来的土弥补填方。

由于土壤的可松性,天然密实土挖出来后体积将扩大(称为最初松散),将这部分土转到填方区压实时,压实后的体积也比最初天然密实土的体积要大(称为最后松散),因此挖方体积=填方体积并不意味着土方平衡,考虑到外运弃土量以及内运埋土量(包括建筑基槽开挖土方量等),土方平衡计算更加复杂。

1、松散系数:

最初松散系数 K1 = V2 / V1 (可从有关规范中查询到,对于普通土,取值1.2—1.3)

最后松散系数 K2 = V3 / V1 (可从有关规范中查询到,对于普通土,取值1.03—1.04)

V1 ——土在天然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V2 ——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虚方);

V3 ——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

一般K1和K2都大于1,且K1 〉K2

2、压实系数:

目前在许多设计规范中,已没有压实系数,只有上述两个松散系数;

但仍有不少单位在使用松散系数(相当于最初松散系数),以及压实系数(土方压实后体积与压实前体积之比)。

根据压实概念,压实系数可以由最初松散系数与最终松散系数求出:

压实系数 Ky = V3 / V2 = K2 / K1 (一般Ky 都小于1)。

因此:K2= Ky*K1

K1=K2/Ky

3、土方平衡:

假设场地需要外运抛弃土体积为Qt (松散状态的体积,即虚方)

假设场地已有或内运的埋土体积为Mt (松散状态的体积,即虚方)

场地内开挖的天然密实状态土方体积为(土方计算获得):Vw

因此场地内挖方松散后的体积: Vw * K1

场地内可用的松散状态土方体积总量:

Vs = Vw*K1 – Qt + Mt

换算成压实后的土方体积:

Vs’ = (Vs / K1) * K2 ( 或: Vs’ = Vs * Ky )

场地内需要的填方体积(计算获得): Vt

土方平衡的条件为: Vt= Vs’

即: Vt = [ (Vw *K1 – Qt + Mt) / K1 ]* K2

= Vw*K1*Ky + (Mt – Qt) * Ky

注:在以上公式中,土方体积均按正值考虑。
第4个回答  2021-01-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