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多少?

驾驶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80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刹住;在以48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被刹住假设对着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产生的加速度都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多少?

0.7S
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0,则
56=v1t0+v1^2/2a
24=v2t0+v2^2/2a
两式消去加速度a即得 t0约0.7s

注意速度的单位要用m/s

祝你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0
0.1 S!
第2个回答  2013-06-10
驾驶员的反应与判断,是对客观环境进行正确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操作。速度、时间、道路、位置空间等,都是驾驶员安全考虑并进行分析判断的因素。驾驶员的眼尖虽然快,但需要时间。从眼睛看到情况并进行反映做出正确的判断,再到这种简单的反应,如:按喇叭,一般需要时间为0.15—0.25秒;从眼到脚,如:踏制动板,需要0.5秒。在实验室条件下做实验可得到如下数据:(1)按喇叭,手起始位置在喇叭盖上,需要0.38秒;手的起始位置在方向盘上,需要0.56秒。(2)踩刹车,右脚的起始位置在刹车踏板上,需用0.59秒。以上是对驾驶员进行简单反应的实验。它只是某一种动作对另外一信息的反应,并不考虑驾驶员的注意力是否被其它信号所影响,而驾驶车辆是复杂的行为,驾驶员要始终接受多个信号,并做出回答动作。这是复杂反应,这个反应时间的长短,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在接受驾驶训练时的学习情况、疲劳程度、疾病、药物或酒精的影响。以发现情况并紧急制动为例:一般情况下,驾驶员的制动反应可分为几个阶段:(1)从发现情况到大脑进行判断再支配手脚进行操作,这段时间称为反射时间,约需0.38秒。(2)脚离开加速踏板转移到制动踏板上的时间约为0.23秒。(3)脚踩下制动踏板到制动器起作用达到制动效果,即制动传递延迟时间,又称制动系统反应时间,约需0.8秒。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实际车速的情况下,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并紧急制动的时间应为0.69秒。考虑到客观环境和驾驶员自身情况,适当留有余地,一般取1.0秒值。实际上,驾驶员还有一个判断过程约1.5秒。因此,紧急制动的总反应时间应该是2.5秒。很多人对车速概念不清楚,这是造成不安全因素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好车速,是科学行车的基础。

  什么叫车速呢?车速是车辆行驶的距离与行驶这段距离所需的时间之比。用“V”表示车速,“S”表示行车距离,“t”表示所需时间,那么车速可表示为V=S/t。驾驶员一般只注意时速,即公里/小时,而不注意秒速,既米/秒。当车辆在干燥的路面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每秒行驶11.111米;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每秒行驶16.667米,当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增加0.2秒,在紧急制动时,汽车已多走了2.8—3.4米,而很多交通事故只要有0.2—0.1米就可以避免。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假如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发现在正前方16米处有一小孩突然横跑过马路,这时即使及时采取紧急制动也无济于事,因为当制动器起作用而车辆还未停止之前,车已经碰到小孩了,由此会引发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假如汽车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行驶,发现正前方16米处有一小孩突然横跑过马路,这时及时采取紧急制动,会发生什么?干燥水泥路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制动状况呢?汽车在反应时间内要行驶8.333米,再加上汽车在干燥水泥路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制动作用距离为5.06米。这就是说,汽车会在距离小孩2.6米的地方停下来,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可见,高速行车给交通安全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

  另外反应时间也与驾驶员的年龄,以及城市交通情况繁杂多变和危险情况有关。40多岁以上的驾驶员反应时间开始增加,到50岁平均增加25%。一名驾驶员只要训练有素,注意力集中,遇事不慌,采取正确了,就可以及时处理危险情况,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