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讲了一件什么事

如题所述

记叙了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焚券市义,谋复相位,在薛建立宗庙),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卓越才能——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也反映出齐国统治集团内部和齐、魏等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孟尝君喜欢广招门客,门下有食客三千。但是他食邑的赋税根本就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于是,他就命人到封地薛邑放债来增加收益。但是,因为年景不好,很多借债的人都拿不出利息,孟尝君府的用度成了问题。

孟尝君只好派冯谖去收取利息。到薛邑后,冯谖将借钱的人集合到一起,收到了利息十万钱。但是他却没有将钱送回去,而是擅自酿造了很多酒,买了牛。他将那些欠债的人又集中起来,并将契据带来要核对一下。

大家来了之后,他就将牛杀掉炖肉办酒席。当大家吃肉喝酒正高兴的时候,冯谖就开始和他们核对契据,如果此人有能力付利息,那么他就给这个人定下一个还款期限;如果此人实在太穷没有能力付利息,那么他就当场将契据烧掉了。

做完这些后,他对大家说:“孟尝君向大家贷款,是想要给没有资本的人提供资本让他能够生产;现在他向大家要债,是因为他没有钱财可以供养那些宾客了。现在有钱的要在约定期限还上债,没钱的就将契据烧掉不用偿还了。”在场的人对他很感激,都纷纷站起来向他连行了两次跪拜大礼

孟尝君听说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生气。于是质问他,冯谖回答说:“您以前问过我您缺什么,我看了一下您宫中缺的不过是‘仁义’,于是我就用债款给您把‘仁义’买回来了。”孟尝君听后非常不爽快。

没过多久,齐闵王听了秦国和楚国散布的谣言,认为孟尝君名声过大已经超过自己,就将孟尝君罢免了。那些门客看到孟尝君被罢免了,就纷纷离他而去了。

孟尝君此时只能到他的领地薛。在距离薛还有百里的地方,薛地百姓就全都到路上迎接他了,孟尝君看到这个情况就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仁义’,我今天总算看到了。”

冯谖继续为他出谋划策说:“俗话说:兔有三窟才可以免遭灾祸。如今,您才只有这一个洞,肯定还是不行的,我愿意再为您挖出两个洞。请给我一辆车子,我会让您得到更加显贵的地位,得到更多的食邑。”孟尝君答应了他,给他准备车子,还有黄金以及礼物。

冯谖来到魏国,对魏惠王说:“齐国国君因谣言将孟尝君罢免了,孟尝君肯定十分恨他,必会远离齐国。如果他来到魏国,那么魏国就相当于掌握了齐国从上到下的国情啊。

现在,您应该立刻带着厚礼暗中去迎接孟尝君,千万不要错过良机!假如齐王反应过来,重新用孟尝君,将来谁是强者就不一定了。”魏惠王认为很有道理,就立刻派了十辆马车带着百镒黄金去迎接孟尝君了。

冯谖辞别魏惠王,赶紧在魏国使者之前赶回齐国,对齐闵王说:“大王,我听说魏国已经派出使者带着百镒黄金前来迎接孟尝君了。如果孟尝君到魏国当宰相,那么天下恐怕就是魏国的了。

大王应当在魏国使者来之前向孟尝君道歉,恢复他的官位,增加他的封邑。这样一来,孟尝君肯定很高兴,愿意回来。如此一来,魏国的阴谋就不能得逞了,称强称霸的计划也就实行不了了。”

齐闵王听了冯谖的话,也将孟尝君官复原职,继续任宰相,还增加了他的封邑。冯谖对孟尝君说:“如今,你三个洞都已经建造好了,你也可以高枕无忧了。”果然,孟尝君在齐当了几十年宰相,没有任何的祸患降临,不得不说都是冯谖的功劳啊!

扩展资料

作品背景:

这是《战国策》的又一名篇。属《战国策·齐策四》。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国王和贵族等领主势力受到削弱,他们迫切需要大量的拥护者和谋划者,于是王侯将相争相养士,从而出现了“士”这一特殊阶层。

这段时期,风行养士(食客)之风,尤以四大公子为甚。如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及吕不韦等。这些士大多是能辩善谋,有一定的政治见解,或有一技之长,甚至身怀绝技者。“食客三千”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士阶层,是当时的特殊阶层,有着一定的社会势力。他们依附于君主,不断地献计献策,为他们扩大政治影响,巩固权位。

这人中,龙蛇混存,既有鸡鸣狗盗之徒,也不乏有非凡胆识的人才,本文主角冯谖就属后者。文中即通过冯谖展现了战国时代士的才干和智慧,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政治面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谖客孟尝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0
讲的是冯谖为孟尝君做的三件事使孟尝君在齐国安稳立足,永无后顾之忧,冯谖为孟尝君做的三件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句成语“狡兔三窟”!
第2个回答  2013-06-10
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为自己留下退身步。
第3个回答  2020-02-26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转告孟尝君,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孟尝君问:“冯谖有何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何才干?”回答说:“没什么才能。”孟尝君笑了笑,说道:“好吧。”就收留了冯谖。
  那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所以只给粗茶谈饭他吃。过了没多久,冯谖靠着柱子,用手指弹着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就照一般食客那样给他吃吧。”又过了没多久,冯谖又靠着柱子,弹着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出门连车也没有!”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照别的门客那样给他备车吧。”于是冯谖坐着车子,举起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并且说道:“孟尝君把我当客人一样哩!”后来又过了些时,冯谖又弹起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无法养家。”左右的人都很讨厌他,认为这人贪心不足。孟尝君知道后就问:“冯先生有亲属吗?”回答说:“有位老母。”孟尝君就派人供给冯谩母亲的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这样,冯谖就不再唱丁。
  后来,孟尝君拿出记事的本子来询问他的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冯谖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并签上一个“能”字。孟尝君见了名字感到很惊奇,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面呢!”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冯谖回答道:“愿意去。”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动身了。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就看我家里缺什么吧。”
  冯谖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
  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听后很不快地说:“嗯,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湣王对孟尝君说:“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道:“您为我买的‘义’,今天才见到作用了。”
  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了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冯谖往西到了魏国,他对惠王说:“现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于是惠王把相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调为上将军,并派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齐国君臣大概听说这事了吧。”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魏国.
  齐湣王果然听到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于是连忙派太傅拿着千斤黄金,驾着两百匹马拉的绘有文采的车子,带上一把佩剑,并向孟尝君致书谢罪说:“由于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身边阿谀逢迎的臣下包围,所以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冯谖又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庙。”(齐王果然照办。)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孟尝君在齐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计谋的结果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