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有什么问题,96小时的蹲点终于得到结论

如题所述

滴滴的成功,摩拜、ofo的如火如荼,让不少投资者与创业者看到了共享经济的商机。最近除去共享出行外,共享充电宝也火了,从今年3月开始已经有5起融资,总金额上亿元人民币,不得不说共享充电宝悄然间然间成了新的风口。

但是共享充电宝也面临着众多问题:
1、安全性如何给用户信心
曾有不少新闻都曝出因充电宝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爆炸、失火等类似事故发生,共享充电宝首要责任一定得保证安全。
然而,据相关资深人士介绍,以及网络上已有的拆解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占据较大比例的共享充电宝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多采用某些厂家的囤积充电宝、或是N代前的老款产品。
而锂离子为原材料的电芯一般寿命在300-400次左右(完全充放),但随着时间增长、电芯内部材料活性以及整块充电宝PCB电路稳定性(有无腐蚀)都有所影响。






在当下我们个人数据也越来越多,信息的价值也越来越大,数据安全也越来越重要。
先前,央视也曾曝出利用充电宝读取用户数据信息的新闻,此种带有病毒共享充电宝,能够自动匹配读取手机里的信息。
到底谁给它们安上病毒,是厂商自己,亦或着是不良商贩私自改装?我们暂且不论。隐私数据、安全数据的泄露,未来势必给用户造成的风险才是最头大的事情。 
2、可复制性过强,门槛较低




目前,共享充电宝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机柜式租赁机器,用户可以带走实体充电宝,属于移动式充电服务。
另一种则是固定点充电,终端为一台大容量的充电宝(机),用户需在如KTV、咖啡厅或是餐馆里进行充电,充电宝不可随意搬动。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共享充电宝,实际本质并没有得到过多实质性的进步。加之充电宝本身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门槛较低,可复制性太强,各家各户的共享充电之间并没有形成差异化。

3、网点铺设难度目前较难解决
大致上目前共享充电宝以铺设在商场、电影院和餐馆三大主要人流聚集场所较多。
前两者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场地选址、租金和设备用电之类的问题,而在共享充电宝入驻餐饮场所这个件事上,视乎遇到的阻力可就不这么简单了。
笔者曾对共享充电入驻的话题,简单采访过一位经营餐馆的哥们,他大概是这么说的:“很多餐厅早有备用充电宝供客人临时充电使用,以前这项服务不收费,现在你拿一个付费的产品出来告诉客人扫码交钱充电,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不少客人会认为,吃一个饭还要花这个钱,虽然不多,但很容易因此给客人留下不良印象甚至是反感。”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觉得小电甚至在进店(推广入餐厅)的阶段都会受到阻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