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姓氏排在中国百家姓第几位

如题所述

麦姓居141位。麦氏为一个古老姓氏,现今全国使用的姓氏1436个,王、李、张居前三位,麦氏居141位。

在鲁、季、覃、毕姓之后,耿、舒、尚、聂、庄姓之前,占全国人口0.09629%。1996年全国12.24亿人折算,麦氏总人口为118万(不含港澳台及海外)。



扩展资料

麦姓名人:

1,麦迪娜

麦迪娜(Madina),原名买地娜·买买提,1987年9月10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国内地女演员。2011年,麦迪娜被挖掘参演电视剧《新还珠格格》正式出道。2013年,主演都市爱情剧《花非花雾非雾》

2,麦景婷

麦景婷,女,1962年9月13日出生于香港,演员、主持人。1982年在无线电视第十一期培训班毕业。在剧集中饰演小配角。1980年,活跃于综艺节目当中,参与过无线长寿综艺节目《欢乐今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麦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1
  现今全国使用的姓氏1436个,麦氏居141位,在鲁、季、覃、毕姓之后,耿、舒、尚、聂、庄姓之前,占全国人口0.09629%。1996年全国12.24亿人折算,麦氏总人口为118万(不含港澳台及海外)。

  麦氏在华人社会里属稀有姓氏,在「百家姓」里找不到它,在许多的姓氏介绍书籍中,也没有将麦姓列入。有的书籍,即使有介绍,也只是简单两三句话而已。对于现今想要寻根追远的麦氏子孙来说,探索姓氏的起源,可参考的数据,相当稀少。
  麦氏起源介绍说明如下:
  (一) 源于麦丘---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至麦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为桓公祝寿。齐桓公赐封地「麦丘」与老人,老人的后裔就跟从封地「麦丘」为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再去丘为麦,从复姓成为单姓。
  (二) 源于韩姓---西汉初立,韩信因功高震主,遭吕后谋害,累及九族,其族人四散逃命。逃难途中,有因渡河幸免于难者,而异韩为何。有因躲入麦田幸免于难者,而异韩为麦。故民间传说,韩何麦同宗。
  (三) 源于麦侯---公元前一一六年,汉武帝封景帝后裔刘昌为麦侯,地属琅琊。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四) 去匊为麦---西晋有曲丞相者,浙江处州府松阳县人,因逢五胡之乱,为避战乱,携亲属二十四户去匊为麦,迁往始兴郡百顺里居住。
  (五) 源于何姓---隋朝时,铁杖之父,姓何,名曾唯。中年生二子,长子饶丰,号铁杖,次子饶瑞。铁杖因屡立战功,隋文帝问其愿任何职,铁杖答说:「愿能日食斗麦足矣!」文帝遂赐姓麦,成为岭南麦氏始祖。后来并成为隋朝开国元老,功绩显著的大将军。铁杖之弟饶瑞仍姓何。
  以上五种说法,来自史册及麦氏古族谱,由于年代已久,无从考据,提供参考.
  (六) 户政强改---台湾屏东县雾台乡鲁凯族人士,因其有语言,但无文字.1945年台湾光复初期,因户口政策的关系,原住民姓氏均被改为汉人姓氏,其中有一部份人被改姓氏为"麦".虽然最近几年,台湾政府已经立法同意原住民可以改回原来姓氏,但多数的"麦"姓原住民,仍未改回原姓.
第2个回答  2015-11-11
  麦姓氏排在中国百家姓第141位。
  麦姓广布岭南及海外,麦姓人口集中分布在广东番禺、东莞、深圳、清远、河源、中山、珠海、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四会,肇庆鼎湖、端州、高要、德庆,鹤山、新会、开平、台山、云浮、新兴、罗定、阳春、阳西、阳东、化州、高州、信宜、电白、吴川、廉江、遂溪、海康、徐闻、饶平以及澳门、香港、海南、台湾、广西,另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河南、福建、江西等省也有零星分布,此外越南、新马泰、美国、加拿大等华人聚居区也有分布,麦姓是一个典型的岭南姓氏,大部分讲粤语(白话),少部分讲鹤佬话(闽南话、潮州话)、客家话。麦氏是一个古老姓氏,麦氏是岭南望族,麦姓人口到底有多少,历来为麦氏宗亲所关注。现今全国使用的姓氏1436个,王、李、张居前三位,麦氏居141位,在鲁、季、覃、毕姓之后,耿、舒、尚、聂、庄姓之前,占全国人口0.09629%。1996年全国12.24亿人折算,麦氏总人口为118万(不含港澳台及海外)。
第3个回答  2013-06-08
麦氏在华人社会里属于稀有姓氏,在宋版《百家姓》里找不到它,在许多的姓氏介绍书籍中,也没有将麦姓列入。有的书籍,即使有介绍,也只是简单的两三句话而已。对于现今想要寻根追远的麦氏子孙来说,探索姓氏的起源,可参考的资料,相当稀少。根据《麦氏族谱》和史册以及麦氏祖谱资料的搜集,兹将麦氏起源介绍说明如上五种麦氏得姓源流。据各地麦氏族谱或当今的地名志记载,麦氏从珠玑巷南迁珠三角时,时间不相一致,如年代即有绍兴、绍定、开禧、咸淳各朝的记载,但“以别房冲霞谱考之,则伊始祖遁涯公,由绍兴六年(1136年)避乱而至,我五必公之来,应与同时”。“五必公诞生约在北宋元丰、元佑年间,各谱所载仕宦科名多与徽、钦、高三宗之世吻合。则五必公南迁与遁涯公同在高宗绍兴初年。”麦氏家族从珠玑巷迁徙至珠江三角洲,是一次大迁移,这与当时政治有关。珠玑巷人南迁影响大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南宋罗贵南迁事件。当时,33姓97家人于绍兴元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廿六日,穿州过县,方至冈州大良都古朗等村,并得到土人龚应达的照应。当日他们来到珠江三角后,各“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开辟基地,互相扶持,共结婚姻,和睦相处。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其根据是:在未建立鹤山县时(即雍正十年(1732年)以前),址山麦氏居住昆旸乡之冈头廓村东头榕树下一带,均属新会县境。同时,廓村麦氏与大凌村陈氏毗邻,两村所发生的事情的时间相吻合,清·乾隆《鹤山县志》载:“帝昺祥兴元年(1278)夏六月,帝舟次崖门,帝昺至崖门驻跸,民兵20余万,所需资粮,皆取于广右。大凌村人陈元辅、陈英辅以祖珠事高宗朝为谏大夫,世受国恩,至是仗义勤王,出粟数千石饷军。”本文上述族谱载:“麦必雄,居新会,帝昺时,出谷赈济。”这就是说,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嗣后,址山麦氏宗枝蕃衍,分居在鹤山的有泗合大坪、大官田(麦屋旧村、新村)、鹤城上、下麦屋及沙石二水等地。麦氏家族就这样从一条古老的小巷走出来,走向珠三角,走向世界各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大舞台(余略)。麦姓望居汝南郡(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一带地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6-08
麦姓是中文一个人口不多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里没有将其列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