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是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天变不足畏”,原意是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同时透露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祖宗不足法”,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

“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这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自宋以降,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

扩展资料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与初衷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在于穷则思变,根本原因在于赵氏王朝是通过政变方式登上权力顶峰的。

为了防微杜渐,北宋充分吸取中唐以后武将拥兵自重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致使领兵作战的将领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从而影响了军队作战的效率和战斗力,在与敌国交兵时期,节节溃败,形成了积弱的局面,造就了民族对立严重的矛盾;

其次,宋朝的统治者对土地管理不善,导致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灾民苦难,纷纷起义,造就了阶级矛盾尖锐的矛盾;

第三,宋朝的冗官、冗兵的不断加剧,北宋王朝上供的“岁币”使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形成积贫的局面,国库空虚,财政赤字严重,造就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年轻气盛的宋神宗斟酌再三,破格提拔王安石,全面推行新法。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

在王安石“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财政思想的指导下,熙宁变法逐步发展,针对摧抑兼并、均平赋役的政策应运而生,主要新法有:制置“三司条例司”、市易法、均输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第一、封建体制的问题;

第二、政策本身的缺点;

第三、刚愎自用、任用非人,王安石为人刚愎自用,人送外号“拗相公”;

第四、法律条例的缺失。

王安石变法是利弊并存,既不能以抑兼并而一概肯定;亦不应以聚敛而全盘否定,更不能以改革与保守论是非。

他既具有先进性,能够超前的提出改革措施,也具有滞后性,在实施的过程中扭曲了变法的本质,所以要从变法中吸取教训,获取经验,因地制宜为现有市场经济发展提取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宗不足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4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语出《宋史·王安石列传》。

大意是:对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对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对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扩展资料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

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不失大家风范。

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王安石的论说文,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结构谨严,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 ,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为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王安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9

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是指对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对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对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这“三不足”精神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

原文: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译文: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

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

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扩展资料:

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

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

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的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具有着光辉正面的形象,王安石变法失败常令人感到唏嘘,被认为是由于保守势力和地主阶级的阻挠所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5-18
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三不足”精神【5/30/2007 3:59:44 PM】  来源:三联书店 作者:邓广铭
  熙宁三年(1070)春天,在北宋中央政府的官员中间盛行着一种传说,说是王安石曾在宋神宗面前提出了这样三句口号: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翰林学士院这时正要对于谋求“馆职”的李清臣等人进行考试,做翰林学士的司马光就在他所拟定的一道“策问”中,把这三句话作为奇谈怪论而向与试者质询道:今之论者或曰:“天地与人,了不相关,薄食、震摇,皆有常数,不足畏忌。

  祖宗之法,未必尽善,可革则革,不足循守。

  庸人之情,喜因循而惮改为,可与乐成,难与虑始。纷纭之议,不足听采。”

  意者古今异宜,《诗》、《书》陈迹不可尽信耶?将圣人之言深微高远,非常人所能知,先儒之解或未得其旨耶?愿闻所以辨之。既然以“愿闻所以辨之”作为这道“策问”的结语,这就很明确地示意给对策的人,要他们对“策问”中所引述的“三不足”之说用力驳辩一番。但是,当司马光把这道“策问”送请宋神宗审阅时,神宗却叫人用纸把它贴盖起来,并批令“别出策目,试清臣等”。

  在发生这事的次日,王安石去见宋神宗,神宗问他说:“闻有‘三不足’之说否?”王安石回答说:“不闻。”神宗说:“陈荐言,外人云:‘今朝廷以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昨学士院进试馆职策,专指此三事,此是何理?朝廷亦何尝有此?已令别作策问矣。”

  王安石说:“陛下躬亲庶政,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每事唯恐伤民,此即是畏天变。陛下询纳人言,无小大唯言之从,岂是不恤人言?然人言固有不足恤者。苟当于义理,则人言何足恤?故《传》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郑庄公以‘人之多言,亦足畏矣’,故小不忍致大乱,乃诗人所刺;则以人言为不足恤,未过也。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且仁宗在位四十年,凡数次修敕;若法一定,子孙当世世守之,则祖宗何故屡自改变?”1●1杨仲良:《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九《王安石事迹(上)》。●1从宋神宗和王安石这次对话看来,可知:一、在此以前,王安石决不曾在宋神宗面前提到过“三不足”的口号;二、对于“天变不足畏”一语,王安石没有直截了当地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对于天变是否可畏的问题,王安石在此前的一些著述和言论当中,都表明他是认为不足畏的。据《宋史·富弼传》载,在熙宁二年(1069)的二月,王安石就曾发表过“灾异皆天数,非关人事得失所致”的言论,以致富弼惊慌失措地说什么“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者”!在这里,王安石所提出和富弼希图加以驳难的,正是“天变不足畏”的观点。至于王安石在答复宋神宗关于“三不足”的问话时,之所以不肯直抒己见,必是因为宋神宗在对话之初,就先已气愤地说出了“朝廷亦何尝有此”的话,王安石只好把语气放委婉一些,不作正面的答复了。

  因此,尽管王安石从来不曾向宋神宗提出过这样的“三不足”语句,但这三句话之为王安石亲口所说,却是决无可疑的。他自己倘若不曾说过,司马光是撰造不出如此富有开创和革新意义的话语的。

  王安石在熙宁二年二月由翰林学士而做了参知政事,关于“三不足”之说也正从这时开始流传,这也反映出来,必是王安石本人在这时对“三不足”精神特别强调,这表明他在从事“造端宏大”的变法革新之前,就开始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了。

  要变法革新,就是要改变自宋王朝建立以来所奉行的一些政策法令,这必然要损害到官绅豪强特权阶层的一些既得权益,因而必然要遭到他们的拼死反对。王安石清醒地估计到这场政治斗争的严重性。也是在熙宁二年的春天,王安石曾对宋神宗说:“陛下方以道胜流俗,与战无异。今稍自却,即坐为流俗所胜矣。”1●1《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六八《青苗法(上)》。●1这几句话,虽是劝说宋神宗的,却也表明了王安石自己的勇往直前的态度和信念。而“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就是王安石为迎接这场严峻的政治斗争而提出的口号。在此后的整个变法革新的过程当中,这个口号对扫除重重思想障碍,打退保守派们一次次猛烈进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天变不足畏”

  孔子在编写《春秋》的时候,对于日食、彗星的出现,山崩、地震等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凡属比较严重的灾害,都要加以记录。他认为自然界的这类变异和人类社会政治事变具有必然的联系。相传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在《中庸》当中又说“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西汉儒生董仲舒则把这种谬论用“天人感应”四个字加以概括。

  战国时期的进步思想家荀况,在其所著《天论》一文中,对于天变的问题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对自然界的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是和孔子孟子诸人的唯心主义观点完全针锋相对的。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的思想,是和苟况《天论》中的这一思想一脉相承的。他虽是在变法之初才加以强调,却并非出于一时之激,而是如前章所写,王安石于嘉祐八年因母丧返回江宁,服除之后,他就撰写了一篇《〈洪范〉传》,驳斥了汉儒对“狂恒雨若”、“僭恒旸若”等语句的错误解释,所以,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为《〈洪范〉传》所作解题,即谓此文强调“天人不相干,虽有灾异不足畏”的观点。与撰写《〈洪范〉传》同时,王安石在为其弟子出“策问”题目时,也曾针对汉儒对“狂恒雨若”两句的曲解力加辩驳,今摘抄其题于下:《洪范》之陈五事,……如其休咎之效,则予疑焉。……必如《传》云:“人君行然,天则‘顺’之以然”,其固然耶?“僭常旸若,狂常雨若”,使“狂”且“僭”,则天如何其“顺”之也?尧汤水旱,奚尤以取之耶?1●1《临川文集》卷七○《策问》十道之五。●1这道《策问》大意是:汉儒对《洪范》的那种善行招福、恶行招灾的解释,是颇有问题的。如果承认他们的天人感应之说,和他们解释《洪范》时所说的,人君的行为过于僭越了就常招致旱灾,过于狂妄了就常招致水灾,那么,假如人君兼有僭越和狂妄这两种失德,天将如何作出反应呢?而且,尧和汤都是儒家称颂的古代圣王,然而尧时有连续九年的水灾,汤时有连续七年的旱灾,尧、汤究竟犯了什么严重罪行而惹来这样巨大的灾祸呢?这里的问题提得非常明确,非常尖锐。王充在《论衡·治期篇》中曾说:“尧遭洪水,汤遭大旱,水旱灾害之甚者也,而二圣逢之,岂二圣政之所致哉?天地历数当然也。”王安石这道《策问》和王充这段文字所表述的思想,完全是一脉相承,毫无二致的。通过这道《策问》,王安石把“天人感应”之论和《洪范》灾异之说彻底地予以否定了。这就无怪乎鲜于绰在其《传信录》中说王安石“最不信《洪范》灾变之说”;1●1鲜于绰是王安石同时人,《传信录》中所记多为熙宁、元丰年间的政事和人物。此书早已失传,此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一,熙宁八年十二月癸丑记事转引。●1朱熹在和学生谈话时,也说“荆公又却要一齐不消说感应”,认为灾异与政事“全不相关”了。2●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九《尚书(二)洪范》。●2王充在《论衡·治期篇》中也曾说道:“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这与王安石对于天变的认识也是相同的,但王充只把日月蚀等类的灾变认作是“有常数”的“天变”,而王安石则更扩而充之,把“日月星辰阴阳之气”和“山川丘陵万物之形”,认为都是可以通过钻研而掌握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语出《宋史·王安石列传》。大意是:对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对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对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