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军制(军衔、编制)

如题所述

1、小队

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到1945年,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步兵炮小队,两门70mm步兵炮

2、中队

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3、大队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中队只有8 挺)。

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

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炮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炮的小队,这种情况下,弹药小队要扩充为39人。

4、联队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联队部和直属各中队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厨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小队携带一日份的弹药。

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中队部, 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小队,三个31人的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

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中队部,21人的弹药小队,3个33人的炮小队(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小队(4到 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小队(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

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5、旅团

甲种师团一般含两个步兵旅团,每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

6、师团

和我军集团军的编制类似,约25000-30000人左右。

日军的师属单位主要有: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通讯队。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有3个688 人的炮兵大队,各装备12门75mm野炮或山炮,只有一些师团将其中一个大队替换成105mm炮。

侦察联队编制730人,包括一个130人的联队部,一个130人的骑兵中队(4个30人的排),两个160人的摩托化中队,1个100人的卡车运输中队(至少在纸面上可以运输那两个摩托化中队)。这个侦察联队也可以被一个950人的骑兵联队代替。

工兵联队编制900-1000人,几乎没有机械装备,只能承担极少的任务,更专业的任务主要由配属的独立工兵联队负责。运输联队的规模大体上取决于可用的卡车数量,从理论上来说,由一个卡车大队和一个骡马大车大队组成。

卡车大队由2到3个中队组成,每中队最多有50辆载重1.5吨的卡车,许多师团都缺少卡车,一些根本就没有。综合日军一个师团,有54门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数师团用12门105MM炮替换了75MM炮,卡车方面日军最多有100-150辆卡车步兵师团所属骑兵联队:下属2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有马步枪123支、重机枪2挺。

7、骑兵联队

下属4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有马步枪119支、轻机枪2挺,1个重机枪中队,下属2个小队,有重机枪4挺。 另附1945年日军骑兵第4旅团编制:旅团部,本部15人、卫兵中队80人、通讯班30人、机要人员20人,共计145人

二战日军军衔:

1、将官:大将、中将、少将;

2、佐官:大佐、中佐、少佐;

3、尉官:大尉、中尉、少尉;

准士官;

1、下士官:曹长、军曹、伍长;

2、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扩展资料

日本陆军编制一开始是完全照搬一战前的旧德国陆军编制(17000人)。袁世凯建立的清末新军北洋陆军也是采用类似编制,但是部队规模进行了缩水(13000人)。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后进行的整编、抗战前进行的整编和抗战结束后进行的整编,三次整编也都参照了这种旧德国陆军编制。

旧德国陆军编制则源自文艺复兴时期方阵步兵编制,而文艺复兴时期方阵步兵编制则参考了古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军团方阵步兵编制,由两个百人队(排,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方阵的边长)组成分队(连)。

三个分队组成大队(营,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方阵),五个大队组成军团(团),一个罗马人军团和一个盟邦人军团组成联合军团(旅),两个联合军团组成执政官军团(师)。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长枪方阵战术被步枪所淘汰,下层编制也进行了调整,但是团以上的编制依然是罗马军团二二制未作改变。

法国大革命后,各国开始启用义务兵役制,军队数量急剧扩大,才开始有了定制的军、集团军、方面军等更高一级的编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苏美德法相继改用三三制编制,也就是从班到军,全部由三个组成更上一级。

而日本因为主要对手是依然使用旧德国陆军编制的国军,在二战后,只是在部分与共军(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后很快从二二制改回了三三制)交火的区域新建了三三制的警备师。

事实上,与二战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采用的班、排、连、营、团、旅、师体系和不到2万人的规模不同,日军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和接近3万人的规模,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

一战末期,美军参战的强大火力配置、重视工兵和辎重后勤的28000人编制师显示了强大的突破德军13000人编制师防线的能力,而日军的主要目标中国军正是普遍采用13000人编制师。因此日军进一步扩大师团的规模。

并参考美军先进的“每个师,平均一个班一挺轻机枪、一个排一挺重机枪、一个连一门迫击炮/步兵炮、一个营四门大炮、一个团六门重炮”的火力配置理念,除了大口径重炮因不能国产化而不能加入编制外,日军基本改成了一战美军编制。

除了基层保持旧德军的“一个连三个排、一个排三个班”与一战美军的“一个连四个排、一个排四个班”不同,而导致全师人数少于一战美军师。中国军在抗战前进行的整编也是接近这个火力配置标准,但因重火力不足而总人数只能接近一战中期的德军编制。

美军则是参考一战前的巴尔干战争中,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三国24000人编制师强大的突破土耳其12000人编制师阵地的能力,日军也参照了三国在巴尔干战争中通过迅速动员预备役,将一个师的人数迅速翻倍的经验,在抗日战争中,也是通过类似的迅速动员预备役,将一个师的人数迅速翻倍为近3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军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7

一、二战日军军衔:

在二战时,日本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分别如下:

1、将官:大将、中将、少将;

2、佐官:大佐、中佐、少佐;

3、尉官:大尉、中尉、少尉;

4、准士官;

5、下士官:曹长、军曹、伍长;

6、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二、二战日军军编制:

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采用的班、排、连、营、团、师体系不同,日军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师团的编制体系,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

1、分队,日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班。每个分队13人,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轻机枪一挺,编制四人,这四人配备自卫手枪,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

2、小队,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

3、中队,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比起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就已经大出不少了。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54人的小队。共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

4、大队,日军编制的大队是中队之上的编制,与同期的中国军队相比,它远大于一个营日军的一个标准大队约有1000人,包括2个30人的大队,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3个180人的步兵中队,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排,一个122人的炮连。

5、联队,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是联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四个步兵中队(一些大队只有3个);一个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小队,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

6、师团,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师团,是其常设作战单位,总人数为25000人。侵华日军常设甲级师团,又称挽马师团,下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另有1个炮兵联队、1个骑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以及1个缁重兵联队,以及师团部和旅团部直属非战斗人员。

扩展资料:

日本军衔中大元帅为最高统帅衔,授予日本天皇。日本在编制军衔里大将是最高军衔。但是,大将军衔的对应军官级别却不是最高的,大将一般对应方面军司令,总参谋长。如,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冈村宁次就是大将。而作为日军大本营的最高军事长官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以及总参谋长基本上相当于元帅级别。

日本中将基本上相当于军级干部,是各军的一把手。日军少将基本上都是师团或是旅团长级别的高级干部,日军大佐,相当于上校军衔,级别也是比较高的一般担任联队长级别,日军中佐:陆军中佐一般担任日军的大队队长职务。日军少佐:日军少佐一般担任中队长,相当于中国的营长或连长级别。

需要强调的是,日军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是师团,师团的设置自1886年开始,到七七事变开始前,二战爆发前,日本只有17个常备师团,司令部可以直接领导,所以最初并不设置军一级。后来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日本师团扩充到百个,所以日本设置了军一级,作为统率师团的指挥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军编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军军衔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资讯—重读抗日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军事—二战时日军甲级师团5个不同兵种联队兵力配置情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7

二战日军编制:二战时日军联队作战单位的编制,原来是这样的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6
二战时日军编制单位日文汉字名称与汉语名称这样对应:
师团——师
旅团——旅
联队(连队)——团
大队——营
中队——连
小队——排
分队——班
军衔对应:
大将——上将
中将——中将
少将——少将
大佐——上校
中佐——中校
少佐——少校
大尉——上尉
中尉——中尉
少尉——少尉
曹长——上士
军曹——中士
伍长——下士
日本军制是参照一战前的德国军制所建立的,各方面与德国(普鲁士)编制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日本各师团的炮兵联队只装备48门炮,而德国是72门。
中国的军制最初是参照日本的,但日本一个师团满编是1.8万人,而中国由于严重缺乏重装备及资金不足,一个师满编只有1.2万人,象炮兵、辎重兵、骑兵、工程兵等只编了营一级(日本都是团一级)。另外日本军制引进中国后,中国根据自身原有的军制,分别用团、营、连、排等取代日文中对应的联队、大队、中队、小队等。至于师团、旅团等,那是根据日文的意译,实质上就是师、旅。还有日本所谓的团,也是意译,实际上可以翻译为集团(旅级编制)。

补充:事实上,日本刚采取德国这种四单位制师编制时,师团的人数是在1.8万左右。在和平时期,日军一个师团只编有1.4万人。在抗战爆发时,日军进行了动员,大量编入预备役人员和后勤人员,兵力也膨胀成一个满编的正规师团在2.4万—2.8万之间。后来考虑到四单位制的正规师团规模过于庞大,指挥和行动不便,于是便出现了三单位制的师团。三单位制的师团与四单位制师团的差别为少一个旅团司令部及一个步兵联队。最早出现的三单位制师团都是些新组建的部队,被称为警备三单位制师团,用于接替正规师团担任守备,以腾出更多兵力用于进攻。第一个三单位制师团为26师团,后来陆续组建了15、17、21、22、23、27、32—41师团等。这一类师团的特点是编制较正规师团小,一个步兵联队只有3千多一点(正规师团的步兵联队为3800到4000之间),后勤支援部队也少,如骑兵只编一个大队等,兵力在1.3万到1.4万之间。后来陆续将四单位制师团改成三单位制师团,多下来的步兵联队又组建了24、25、28、29、30、31和48师团,这些师团也是三单位制的。而原来的警备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也被扩大,并编入了大批炮兵、辎重兵、工兵等特种兵部队和后勤保障部队,也成为野战部队,于是日军一个师团的兵力就保持在1.7—2.2万之间。而这些部队所担任的占领区守备任务,则由新组建的独立混成旅团和两单位制师团担任。但也有一些原来的野战部队因担任守备任务而减小了编制,如曾驻石家庄的第110师团因为负责守备华北,与八路军交战,就减少了炮兵部队和其他特种兵部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