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立德,意思是树立德业,是个人的修为,也是人存在这个世间的根本。只要尽到个人的本分,即有德行的光辉呈现。如再加以反求诸己,尽其在我,则是德行之所在。

中国古代哲人提出过“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意思说人要先树立德行,然后才能立下丰功伟绩,再者有恒久的思想理论或者著作,即使人死了,事迹不死,在社会中不朽。



扩展资料:

在中国历史上,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也被称为中国的“两个半圣人”,即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孔子和王阳明各占其一,曾国藩只算半个。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的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毛泽东在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致黎锦熙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有人也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立德,树立德业。

清·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有人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道德并非宗教,而是古代人对自然的认识。古代的“道学”与今天的“科学”分属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次。道德研究的对象是形而上;而科学研究的是形而下。道是宇宙本体存在与变化的规律;科学则是三维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变化的规律。

扩展资料:

德和道相对应,组成道教教义的核心。《道教义枢·道德义》称“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道德经》中有“德”字四十一处,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积德”等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即大德只服从于道。第五十一章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当代旅美华人学者陈鼓先生将德归纳为三点:一是“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二是“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亦即表现它的德”;三是“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即通常说的人的“德行”。

早期道教沿用了先秦道家的学说。太平道的《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称,“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这里也将道和德两者解释为“生长万物”和“畜养万物”的关系,同《道德经》的思想一脉相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解释】
  立德,即树立德业。是为社会创建做人的准则,社会发展的制度.包括道德、法律等.他舍弃个人利益使多数人受惠成为做人的榜样.比如,周公作礼,确立君臣,父子,夫妻等人际关系等准则。从个人来说,就是做好事,行道德之法。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 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清·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有人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延伸】
  中国古代哲人提出过“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后世称“三不朽”。
  有一种说法,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人,孔子是一个,王阳明是一个,曾国藩半个。
第3个回答  2014-02-17
立德,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 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清·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有人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第4个回答  2020-06-2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