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行车规则是什么?

如题所述

但还是要遵循交通规则哦!追问:我晕了,天旋地转……实践高于理论。在您没看到之前,请不要妄作评论。特别是乡镇地区,经济发展,又赶上汽车降价,买车的人越来越多,而道路交通建设跟不上,所以就有了这个现象。这是看了您说的之后想到的。回答:但是规矩是不允许变更的,既使汽车再多,也是一样的,我们这地方车辆也是迅猛增长,交叉路口一个绿信比完全过不去,那也是一样的,自行车也要走路呀。KK.  1.遵守信号灯的指示,不闯红灯、不抢道。  2.骑车时要注意四周,不低头猛骑。  3.应该骑在专用的自行车道上,不在人行道上行驶。  4.在骑自行车时,特别是在车流比较集中的路段,不要随便改变行驶路线。  5.不酒后骑车。  6.骑车时不要打手机。  7.骑车时不撑雨伞,雨天应该穿雨衣,最好选择鲜艳的雨衣,如黄色。  8.下雪与化雪天最好不骑车,以防路滑出现意外。  9.避免结伴成群并排骑车,骑车时也不要和同伴互相嬉戏。  10.不骑车带人。  11.不载重货,因为自行车负载太重,必然惯性也大,遇到紧急情况刹车不及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12.不应为了借力,把手扶在机动车上行驶。  13.骑自行车转弯时,应该减速慢行、伸手示意转弯方向,需要的时候可以摇铃。  14.除了必要时伸手打手势外,双手尽量保持握把的状态。  15.遇到颠簸路段时,最好下车,推车步行。  16.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17.不能把自行车随意乱停乱放,要遵守停车规则。  18.经常检修自行车,以保证行驶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国外,有些地方也是把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但也有些地方只是把自行车当作锻炼身体的一种工具。比如在美国和加拿大,骑自行车虽然不需要有驾驶执照,但上路时仍须像驾驶汽车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自行车必须配备车灯和反光镜,夜间或雨天骑车均需要开灯。一般需要戴头盔,有些地方戴头盔更是必须的。除了比赛等特殊的例外,自行车是不许上高速公路的,在人行道上骑车更是违法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3
自行车行车规则:
1.遵守信号灯的指示,不闯红灯、不抢道。
2.骑车时要注意四周,不低头猛骑。
3.应该骑在专用的自行车车道上,不在人行道上行驶。
4.在骑自行车时,特别是在车流比较集中的路段,不要随便改变行驶路线。
5.不酒后骑车。
6.骑车时不要打手机。
7.骑车时不撑雨伞,雨天应该穿雨衣,最好选择鲜艳的雨衣,如黄色。
8.下雪与化雪天最好不骑车,以防路滑出现意外。
9.避免结伴成群并排骑车,骑车时也不要和同伴互相嬉戏。
10.不骑车带人。
11.不载重货,因为自行车负载太重,必然惯性也大,遇到紧急情况刹车不及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12.不应该为了借力,把手扶在机动车上行驶。
13.骑自行车转弯时,应该减速慢行、伸手示意转弯方向,需要的时候可以摇铃。
14.除了必要时伸手打手势外,双手尽量保持握把的状态。
15.遇到颠簸路段时,最好下车,推车步行。
16.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17.不能把自行车随意乱停乱放,要遵守停车规则。
18.经常检修自行车,以保证行驶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名字的由来:
1866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于是自行车一词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用至今。
自行车的历史:
1790年,有一名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下过雨,路上积了许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辆四轮马车从身后滚滚而来,那条街比较狭窄,马车又很宽,西夫拉克躲来躲去幸而没有被车撞倒,还是被溅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别人看见了,替他难过,还气得直骂,想喊那辆马车停下,讲理交涉。西夫拉克却喃喃地说:“别喊了,别喊了,让他们去吧。”马车走远了,他还呆呆地站在路边,他在想:路这么窄,行人又那么多, 为什么不可以把马车的构造改一改呢?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他这样一想,回家就动手进行设计。经过反复试验,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造出来了。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

1816年,在德国有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他每天从村东的这一片树林,走到村西的另一片树林,年年如此。他想:如果人坐在车子上,走走停停,随心所欲,不是很潇洒吗?德莱斯开始制作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造的差不多。不过,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时依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当德莱斯骑车出门试验的时候,一路上遭到不少人的嘲笑。尽管如此,他还是十分喜欢自己创作的这架“可爱的小马自行车崽”。一次德莱斯在骑车闲逛时开过来一辆马车,车夫嘲笑他说他的车慢,于是他就和车夫说:“你信不信我的车比你的马车还快”于是他们两个打了个赌。路程是从村东到村西的一个来回,结果德莱斯比车夫整整快了1个多小时。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弄到了一辆破旧的“可爱的小马崽”。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的,前轮大,后轮小。当骑车人踩动脚蹬,车子就会自行运动起来,向前跑去。因此而被警察抓住,并处以罚款。其罪名是“野蛮骑车”。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原本职业是马车修理匠,他们在前轮上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这样除非骑车的技术特别高超,否则就抓不稳车把,会从车子上掉下来。他们把这辆两轮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大开眼界。

1869年,英国的雷诺看了法国的自行车之后,觉得车子太笨重了,开始琢磨如何把自行车做得轻巧一些。他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钢棒来制成车架,车子的前轮较大,后轮较小。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小一些。从西夫拉克开始,一直到雷诺,他们制作的5种型式的自行车都与现代自行车的差别较大。

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2] 是在1874年诞生的。英国人罗松在1874年的一年时间里,别出心裁地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是前轮大,后轮小,看起来不够协调,不稳定。
1886年,英国的约翰.k.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基本一致了。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增大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样,就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
同样是1888年,英国考文垂市的约翰.k.斯塔利生产出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安全”自行车。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菱形车架结构,使得车身有更高的刚度和强度,后轮用链条驱动,并通过前叉直接把握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