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有三处打虎的情节,请写出相关的人物及故事

如题所述

武松打虎、李逵打虎、解珍、解宝打虎。

一、武松打虎

1、人物介绍

武松,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

曾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青州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

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2、打虎情节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十八碗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猛虎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没有理它,继续往前走。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官府告示,武松读后,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话,又继续向前走。

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眼睛上翘,额头白色的老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

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

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老虎被打的趴在地上不能动弹。

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二、李逵打虎

1、人物介绍

李逵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今属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百丈村人氏。

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得到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场,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享福,后因老母在沂岭被虎所害,李逵怒杀一窝四虎。

李逵膂力过人,善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因宋江饮高俅等奸臣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担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李逵随后身亡。

2、打虎情节

李逵上梁山后,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路遇李鬼扮成“李逵”剪径,李鬼谎称家中有九十老母,便被李逵放走。

后来李逵路过李鬼家,发现李鬼不仅所言不实,且企图害他,便将他杀了。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

三、解珍、解宝打虎

1、人物介绍

①解珍

绰号两头蛇,原是登州猎户。他与弟弟解宝因猎虎被地主毛太公陷害入狱,后越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四位,上应天暴星,职司为步军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乌龙岭,追封忠武郎。

②解宝

绰号双尾蝎,原是登州猎户。他与兄长解珍因猎虎被地主毛太公陷害入狱,后越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五位,上应天哭星,职司为步军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乌龙岭,追封忠武郎。

2、打虎情节

登州知府听闻城外山上有猛虎出没,便拘集全州猎户,委以杖限文书,责令三天内捉住老虎。解宝兄弟在山上苦守三天两夜,终于在最后一日的五更时分捕中老虎。

老虎中了药箭后带箭逃走,竟然滚落山下,落到地主毛太公家的后园之中。

毛太公便让儿子毛仲义将老虎解送州府,以邀功请赏。解宝兄弟下山寻找毛太公,讨取老虎。毛太公先用缓兵之计,请二人用早膳,然后才带他们去后园。

解宝寻虎不着,心头火起,便动手打砸,解珍也跟着动手。二人打碎厅前桌椅,见庄中已有准备,便抢步出庄,称要到州里报官打官司。

毛仲义将老虎解到州府后,又带公差来捉解宝兄弟,正好在庄前碰到二人。他先用花言巧语将解宝兄弟诳回毛家庄,一进庄便命庄客动手抓捕,将措手不及的解宝兄弟绑了起来。

知府命严刑拷打。解宝兄弟熬刑不过,被迫认罪,被打入死囚牢。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武松“打虎”:

《浙江通志》记载,武松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的流浪汉,当时的杭州知府高权路经此处,看见武松武艺出众,于是便让他到巡府干差事,不久后受任都头。后来,因功升为提辖,成为高权的心腹。

武松的后半生《临安县志》里记得较为清楚。说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而被罢官,武松也被赶出了衙门。继任杭州知府的叫蔡鋆,即京城太师蔡京之子。

蔡鋆任官期间,虐政殃民,杭城百姓怨声载道,背地里都称其为“蔡虎”。武松公愤私仇越积越多,终于有一天,他藏匿在蔡府前,候到蔡鋆即呼啸而上将其捉住,旁人尚未反应过来,武松已将其数刀捅死。

武松最终因寡不敌众,被捕后死于狱中。当时的杭城百姓,为感其为当地除一“虎”,自发为其殓葬,造墓于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宋代义士武松打死蔡虎之事为世人广为传颂,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打虎一情节正是由此而来,武松作为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英雄事迹被传诵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8

第一处:武松打虎;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

第二处:李逵打虎;上梁山后,李逵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

第三处:解珍、解宝打虎;解珍、解宝兄弟为登州猎户,打猎为生;一日布置陷阱、射中药箭打死了老虎。

扩展资料:

武松原型:

明初洪武年间,梧塍徐氏九世徐麒(徐霞客高祖)以布衣承诏出使四川,功成辞官回到故里,名扬一时。徐麒请苏州(一说为钱塘即杭州)隐士施耐庵到家里当私塾先生。施耐庵就住在祝塘镇环境幽美的大宅里,边教书边写作《水浒传》,当地人都尊称他为“耐庵公"。

武松景阳岗打虎,写得栩栩如生。据说当时施耐庵不过是到大宅里村后的后阳岗散步,见有条黄狗睡在松树下,一名庄丁武阿二把黄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阳岗改作景阳岗,黄狗变成吊睛白额虎,武阿二成了武松。

扩展资料:

一.百度百科--武松打虎

二.百度百科--水浒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20
参考答案:
《水浒传》中的三处打虎的故事情节:
第一是家喻户晓的武松打虎。《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描写武松路过景阳冈,醉酒后不听酒店小二劝阻,独自前行,路遇老虎,无奈与之搏击,在哨棒折断的情况下,最终赤手空拳杀死猛虎。
第二是“黑旋风沂岭杀四虎”,黑旋风李逵背盲母回梁山,途经沂岭,将母亲单独留下,为口渴的母亲寻水,回来发现母亲被虎所害。暴怒下寻虎报仇,用刀杀了子母四虎。

第三是《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中,解珍、解宝两个拿钢叉杀死了中了药箭的老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20
《水浒》中有三次关于打虎的描写:武松打虎,李逵打虎,解珍、解宝打虎。
第4个回答  2017-12-08
武松喝酒后遇到老虎,打死了老虎;铁牛接他娘上梁山,去找水时,他娘被老虎吃了,一气之下杀了几只老虎;其余的忘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