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团结统一、和而不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

2、其融历史观念、哲学思想和治理理念于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即使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都始终保持积极而强大的张力。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

5、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应变精神。


扩展资料

中华名族

1、中华民族还有两个"别称",一是"中华儿女",二是"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的子孙,或者只说"黄帝子孙")。这两种称呼有时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华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异,"中华儿女"之称是近代才出现的,其含义偏重于文化(是共同接受中华文化的群体)。

2、"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称古已有之,其含义偏重于血缘(有共同的祖先)。有些少数民族可以更愿意接受"中华儿女"之说,不太愿接受"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说。即使这些词最初都是仅仅指汉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渊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族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30
中国人的民族性:浅谈中国人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 1987年10月?熏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著作共有500余本。先来看一下中国人自己解剖的民族性。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4年出版的《 饮冰室文集 》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如下概括: (1)缺乏独立、自由思想 (2)奴性、为我 (3)缺乏公共道德观念 (4)愚昧、胆怯、欺骗 (5)武断、虚伪、不行动 学者康白情于1919年在《 论中国之民族气质 》一文中以东西南北地域为别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 (1)自高自大,自满自足 (2)畏惧困难,喜欢享受 (3)富有创造性和模仿能力 (4)崇尚平凡而不崇尚奇特 (5)事主实行,弃绝空谈,唯乏恒久之毅力 (6)厚古薄今,墨守成规 (7)富“个体”之独立性,而乏“群体”之独立性 (8)消极忍让,缺乏积极抵抗精神 (9)好刺探他人隐私而坚守个人秘密 (10)恩怨分明,有报恩意识 (11)体质强健,潜力甚大 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 (1)自高自大 (2)看重面子 (3)懒惰 (4)协调 (5)破坏欲 (6)目光短浅 (7)奴性 (8)胆小、自私 ~~~~~~~~~~~~~~~~~ 中国人的性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以下是笔者对传统中国人性格的简单概括,欢迎批评指正。最能体现传统中国人性格的莫过于一个“中”字。中国人喜欢采取折中的方式处理问题,原因同时表现为: 1、怕得罪人; 2、遇事总留有退路; 3、中医向来讲究阴阳调和,严防阴阳任何一方的极盛极衰; 4、中国人崇尚和平,同情弱者,反对极权、霸权,有正义感,以仲裁者或和事老自居; 5、中国艺术,如建筑、绘画等很讲究对称,中国传统文化以对称为美; 6、中国人也以自我为中心,以保全自己和宣扬自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7、基于上一条,中国人一般不会轻易采纳别人的意见,所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人虚心好学,因为我们同样要力避“狂妄至极”; 8、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昌盛和先进的国家,稳居世界中央,中国之名或许来源于此; 9、中国人的中也表现为当看客,,“隔岸观火”,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已给我们指出来了,“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别有用心的看客; 现代中国人的性格虽然仍保留了大量儒家的影响和痕迹,但已大大削减。随着中国近一两百年来的不断开放,“西学东渐”,以及中国不断受到世人的关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越来越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性格趋同。主要表现是,热爱学习、讲求高效、开放、活跃,等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康白情于1919年在《 论中国之民族气质 》一文中以东西南北地域为别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
(1)自高自大,自满自足
(2)畏惧困难,喜欢享受
(3)富有创造性和模仿能力
(4)崇尚平凡而不崇尚奇特
(5)事主实行,弃绝空谈,唯乏恒久之毅力
(6)厚古薄今,墨守成规
(7)富“个体”之独立性,而乏“群体”之独立性
(8)消极忍让,缺乏积极抵抗精神
(9)好刺探他人隐私而坚守个人秘密
(10)恩怨分明,有报恩意识
(11)体质强健,潜力甚大
第3个回答  2015-10-11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著作共有500余本。先来看一下中国人自己解剖的民族性。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4年出版的《 饮冰室文集 》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如下概括:
(1)缺乏独立、自由思想
(2)奴性、为我
(3)缺乏公共道德观念
(4)愚昧、胆怯、欺骗
(5)武断、虚伪、不行动

学者康白情于1919年在《 论中国之民族气质 》一文中以东西南北地域为别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
(1)自高自大,自满自足
(2)畏惧困难,喜欢享受
(3)富有创造性和模仿能力
(4)崇尚平凡而不崇尚奇特
(5)事主实行,弃绝空谈,唯乏恒久之毅力
(6)厚古薄今,墨守成规
(7)富“个体”之独立性,而乏“群体”之独立性
(8)消极忍让,缺乏积极抵抗精神
(9)好刺探他人隐私而坚守个人秘密
(10)恩怨分明,有报恩意识
(11)体质强健,潜力甚大

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
(1)自高自大
(2)看重面子
(3)懒惰
(4)协调
(5)破坏欲
(6)目光短浅
(7)奴性
(8)胆小、自私
~~~~~~~~~~~~~~~~~
中国人的性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以下是笔者对传统中国人性格的简单概括,欢迎批评指正。最能体现传统中国人性格的莫过于一个“中”字。中国人喜欢采取折中的方式处理问题,原因同时表现为:
1、怕得罪人;
2、遇事总留有退路;
3、中医向来讲究阴阳调和,严防阴阳任何一方的极盛极衰;
4、中国人崇尚和平,同情弱者,反对极权、霸权,有正义感,以仲裁者或和事老自居;
5、中国艺术,如建筑、绘画等很讲究对称,中国传统文化以对称为美;
6、中国人也以自我为中心,以保全自己和宣扬自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7、基于上一条,中国人一般不会轻易采纳别人的意见,所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人虚心好学,因为我们同样要力避“狂妄至极”;
8、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昌盛和先进的国家,稳居世界中央,中国之名或许来源于此;
9、中国人的中也表现为当看客,,“隔岸观火”,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已给我们指出来了,“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别有用心的看客;
现代中国人的性格虽然仍保留了大量儒家的影响和痕迹,但已大大削减。随着中国近一两百年来的不断开放,“西学东渐”,以及中国不断受到世人的关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越来越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性格趋同。主要表现是,热爱学习、讲求高效、开放、活跃,等等。

有很多圣贤总结过,我归纳为两点:
1,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
2,围观、重面子、攀关系、怕得罪人、缺乏公共道德观念。
第4个回答  2014-04-30
坚毅、吃苦耐劳、重视礼节、有同情心、热爱民族和国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