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押韵是怎么样的?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为什么第三句还押韵?应该是不押的?

古诗押韵字该怎么读,读古音还是现在的音,历来争议比较大,在不同的语文读本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不少语文读本在给古诗的押韵字注音时采用了我们较为陌生的读音,例: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第一句的“斜”注音是xia,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字不是念xie吗,怎么成了xia了。原来,xie是今天普通话的通用读音,xia是古代“斜”的读音之一。编者之所以采用这一古音,是为了押韵的缘故。这是一首七绝仄起首句押韵的诗歌,二、四句自然也要押韵,为了与第二句的“家”和第四句的“花”形成押韵,便采用xia这个古音。
古诗的押韵字读古音或较少用到的古音,表面上看来是为了适应古诗押韵的规律,实际上却产生不少问题:
第一,造成学生学习时的疑问,增加了学习难度。一个字,不读普通话用常用的读音,而读陌生的古代读音,学生就会生疑,教师必须加以解释,这样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二,不利于推广普通话。今天供学生阅读学习的语文读本基本上都是以普通话来表述的,古诗的注音也应该按普通话的语音标准,以便使学生正确、规范地学习和使用祖国的通用语言。采用古音则会造成某种程度的混乱,在某些字上产生误导作用,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印象,从而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第三,严格地来讲,在古诗中,只对押韵字恢复其古音是不完全科学的。我们知道,历史地看,语音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今天的很多字,其读音与古代是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不一样,如果让李白杜甫等人生活在今天,他们说的话我们一定听不大懂。古诗中的近体诗是讲究格律的,平仄也有要求,如在本句中平仄相间,在对句中平仄相对等等。
所以,只对押韵恢复其古音是不够科学的。平仄以及其他字的读音也要恢复到过去的语音状态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但这样一来,我们将几乎无法听懂某诗的朗读了,而且,古入声的读法一般人不会读,只有专事于此项研究的学者才能模仿的出,许多字的古音读法也不是一般人所了解和掌握的,某些字即使专家也无法知道它在某个朝代是怎么读的。
给古诗注音,蜻蜓点水般地弃今从古,是不太合适的做法,应该以今天普通话的读音为准。如果某处不符合格律诗的基本规律,比如押韵平仄什么的,只要让学生知道这里在古代是合乎要求的,只是由于语音的历史变迁才导致了古今差异。如: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
要是有学生问为什么二句的“原”和四句的“昏”按今天的标准是不押韵的,就告诉他在古代这两个是属于同一个韵。至于有些学生对进一步深究有兴趣,想在这一方面有所造诣,那另当别论,可以加以具体的鼓励指导。
同样的道理,诗题、古词中的韵字、其他字和古文中的字,在不曲解原意和影响理解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今天的读音。
我们用普通话来朗读古诗词文整体上也不会影响它的音律美。古诗词文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平仄和押韵上,平仄和押韵的古今变化也不是全部不同,以致面目全非,只能说是部分的差异,况且在这个基础上,普通话也有四声的不同,听起来也有抑扬顿挫的美感。而韵美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欣赏古诗词文,最重要的还是从内涵上去理解,感受它的意境美和丰富的意蕴,感受由想象、联想、共鸣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1
我的解释或许会满意: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既然是古格律诗,那么就得按古代通行的平水韵来断韵,而不能按现在的拼音来押韵。
而平水韵与现在的拼音差别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汉字古今读音不同。
第一句的“间”由于是平声字,所以必须1,2,4句一起押韵,
“间”,“山”,“还”都是“上平十五删”韵,此乃押韵,压得很严格,
而“岸”是“去声十五翰”韵,属于仄声,自然与平声不一样,
也就是第三句没有参与押韵,很符合古诗的押韵要求。
第2个回答  2013-11-21
笫三句不要求押韵 既然押了那是行文需要
第3个回答  2015-09-07
泊船瓜洲中,间,山,还押什么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