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好小学生班级的课堂纪律

如题所述

好的课堂纪律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而要有好的课堂纪律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有明确的班规。与此同时,必须严格实施。在这一段时期的教学中,发现,若对规矩实施不严,则规矩不成规矩,这样对学生就起不到严格的控制作用。二、教师要有一定的威信。而这威信的建立既包括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又包括教师的性格特质。就知识素养上,作为教学生知识的老师而言,饱读诗书是必须的,只有当教师自身有足够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心服;就性格特质上,作为教师,要建立威信,那么必须要以一个成熟的姿态摆在学生面前,如果自己也和小孩一样,久而久之威信也会慢慢丧失,当然这并不代表一味的家长制度,需作为我们的老师好好拿捏分寸。相信好的课堂纪律能为我们的课堂提高不少的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0
一、建立班级管理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班之初就要统筹考虑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每日到校时间,课堂听讲要求,举手发言要求,上课坐姿,作业本和书籍的摆放位置,课间走廊行走要求,见到老师和客人的礼貌要求等等。老师都要事无巨细列举清楚。然后将这些条款分门别类张贴在墙上,督促学生日常践行。
二、勤检查,亲督促,帮助学生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对于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学生一开始可能会不太适应,执行不到位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老师“立下规矩”后,要亲自检查、督促,帮助学生克服问题。这个过程,老师是辛苦的,你要勤观察,多走多看,自己发现问题,做到说话有理有据。千万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让学生互相写字条揭发,更不能安插所谓的“眼线”听小报告,这种管理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坏的。
三、教会学生自我管理。一般来讲课堂上的礼仪规范学生能很快做到,难的是组织纪律,有的孩子就很难约束自己了。比如上课溜号,不听讲,老师不在的自习课上随便说话等。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一张每日自我评价卡,“好、中、差”用不同符号表示。每结束一节课,反思自己的表现,然后在表格上标注自己的评价结果。积累一段时间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给予适当的奖评。长此以往,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得到加强。当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明显加强后,这种方法就可以停止不用了。
四、发挥团队的力量。很多学校现在都推行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其实,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上也是大有可为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间整体评价,会让组内成员间形成相互的依存关系,同学间的互助互励,共存共荣,小组长就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只有小团队的组织纪律加强了,才能在竞争中获胜。这样班级整体的纪律管理就得到了保证。
第2个回答  2018-11-14
一、以好治差,培养班干。
二、树立班干威信,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必须“罚”。
三、深入了解学生,接近学生,讨学生欢心,用心做孩子的好朋友。
第3个回答  2018-05-07
找机会,在看到某一两个严重明显违纪的行为时,赶紧把这两个同学叫出去罚站。要严肃处理。然后有了这一次之后,其他人就不敢触碰纪律这根红线。然后再找机会,找到一个明显纪律进步的学生,大加表扬,当众表扬。
这叫赏罚分明。他们以后就懂了。罚很严格,赏很快乐。
我就是这样。不罚是不行的。不用谢.
第4个回答  2016-09-07
只需关注那些调皮捣蛋的就足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