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

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纳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构成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

扩展资料

十九大报告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阐释了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基本任务,在各个领域都需要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通过法治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重点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切实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的尊崇,彰显了人民主体的思想。

二、是健全环境法律保护制度。不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绿色生态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十九大报告在民生部分提出了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与新时代法治建设总目标也是一致的。

总之,十九大报告将法治作为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意味着法治不仅是为经济社会保驾护航的工具,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法治本身就具有目的性。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利明: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2

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3、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4、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扩展资料:

依法治国五项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二、依法治国重要意义:

1、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

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

只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调动亿万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落后的状况。

3、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4、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依法治国

百度百科-法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1-20
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社会公平,本来可以按照法律管理国家,可是有些官僚为了利益不愿意走这样的路,所以需要对监督和问责的方法进行改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