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产品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影响产品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人、机、料、法、环、测。

1、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2、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和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

3、组织的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

扩展资料:

1、质量控制是为使产品或服务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质量控制的目标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能满足要求。

2、进入90年代以来,质量控制学说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质量工程技术把质量控制划分为若干阶段,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叫做质量设计。

3、过程质量控制不合理。对于生产的产品质量控制由生产部门自行把握,极易出现质量失控状态,并且未做好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

4、质量要求是指对产品需要的表述或将需要转化为一组针对实体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规定要求,以使其实现并进行考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质量   百度百科_质量控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31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由以前的重在结果转变为目前的重在预防,要变“事后把关”为“事前预防”,变管理结果为管理因素。因此在实施质量管理时要从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入手,进行预防管理。纵观整个生产过程,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即:人、机(机器设备)、料(材料)、法(方法)、测(测量)、环(环境)这六大因素。下面对这六个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6个因素:
  a)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b) 机器:机器设备、工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c) 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d) 方法: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e)测量: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f) 环境: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各因素的分析及主要预防控制措施:
  1、操作人员因素
  凡是操作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工序所产生的缺陷,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质量意识差;2)操作时粗心大意;3)不遵守操作规程;4)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等。主要控制措施有:(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发操作合格证;(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4)通过人员的适当调整,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5)强化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
  2、机器设备因素
  设备不但包括生产作业设备、机械及装置,还包括刀板、模具、夹具、量具等相关物品。主要控制措施有:(1)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对所有的设备日常检修及使用都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并按标准定期检修维护。(2)采用首检制,以核实机器的准确性、精确性。设备的管理要尽可能的提早发现设备运转的不良情况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性维护,防患于未然。
  3、材料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2)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3)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4)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4、工艺方法的因素
  工艺方法包括工艺流程的安排、工艺之间的衔接、工序加工手段的选择(加工环境条件的选择、工艺装备配置的选择、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的编制(如工艺卡、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工艺方法对工序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指定的加工方法,选择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等正确性和合理性,二是贯彻、执行工艺方法的严肃性。  
工艺方法的主要控制措施有:(1)保证定位装置的准确性,严格首件检验,并保证定位中心准确,防止加工过程出现偏差;(2)加强技术业务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定位装置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尽可能配置显示定位数据的装置;(3)加强定型刀具或刃具的刃磨和管理,实行强制更换制度;(4)严肃工艺纪律,对贯彻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监督。(5)加强工具工装和计量器具管理,切实做好工装模具的周期检查和计量器具的周期校准工作。
  5、测量的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1)确定测量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使用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测试设备。(2)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3)规定必要的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地点、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以及发生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4)保存校准记录。(5)发现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立即评定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入有关文件。
  6、环境的因素
  所谓环境,一般指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噪音干扰、振动、照明、室内净化和现场污染程度等。在确保产品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外,还要做好现场的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大力搞好文明生产,为持久地生产优质产品创造条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16
影响产品质量有六个因素:人、机器、材料、方法、运输、环境。 而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是起决定作用的。
第3个回答  2019-12-23
主要还是自己的原材料影响最大吧
第4个回答  2018-06-27
工序质量是指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通常以工序能力表示。工序质量是构成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工序质量进生严格地控制,工序质量预控法是实现工序质量统计控制的较为简单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中小批量的生产。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工序质量一般是由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测量、环境等六大因素(5M1E)决定。如果这五大因素配合适当则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反之则出现不合格产品。
1、操作者(Man):操作工人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劳动态度、质量意识和身体状况等。
2、机器设备(Machine):设备及工艺装备的技术性能、工作精度、使用效率和维修状况等。
3、材料(Material):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性能、规格、成分和形状等。
4、方法(Method):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工作方法等。
5、测量(Measurement):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等。
6、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和清洁卫生等。工序质量的决定因素:
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是通过控制5M1E来控制工序质量。反推过来,通过对工序质量的评价,就可揭示5M1E的管理状况,进而促进相关职能工作的改善。工序质量是检验企业质量管理是否具备真功夫的试金石,抓住工序质量能切实带动其他诸多职能工作的改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