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炎在位期间没有发生八王之乱

如题所述

魏末,司马氏家族控制了魏的大权,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掌权,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掌权,强迫当时魏的皇帝封他做晋王,这就是为什么司马炎后来建立的帝国叫晋。 司马炎是篡位的,逼迫魏主禅让,(后来东晋王导给皇帝讲起这段历史的时候,皇帝羞愧的不得了,因为他家得天下得的丢人)司马炎上了之后,首先是统一了中原,征讨汉吴(人家刘备的蜀国自己叫汉,我们后人为了区别,才改成了蜀汉)统一之后呢,事情也就来了。而且其实就在统一当时中国的时候(面积不包括西北和西藏地区),就有坏人捣乱,查点害的杜预伐吴失败。。。
【司马炎】当皇帝之后,回想魏的灭亡时,总结出一个结论出来,那就是皇族手里没有实权,才被外人占了便宜,这家伙矫枉过正,大肆分封皇族,设了N个王,每个王手里都有兵,这就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其实换句话来说——南北朝的乱世,我个人认为,就是从八王之乱开始的。。。司马昭有几个儿子,当初传位给司马炎的时候,司马炎作弊,叫谋臣准备好很多答案,他爸爸一看,——恩~~不错,觉得这人聪明啊~~ 后来呢,司马炎传位的时候,就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傻儿子也用这个办法骗他老爸,司马炎传位出现了重大失误,造成了“八王之乱”的祸根 。
【司马炎】统一中国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坏人作梗,差点坏了大事。这个坏人叫——贾充,贾充就是三国晚期指使成济杀曹髦的这个乱臣贼子。 司马炎本来是当不了皇帝的,司马昭把二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这个司马攸是个很强的人,当时很多人,包括司马昭本人也曾经想过把帝位传给这个司马攸,后来贾充作梗,他说司马炎聪明,后来司马炎当了皇帝,贾充自然成了风云人物。又是这个贾充,把自己的丑女儿嫁给了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司马衷就是惠帝,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白痴皇帝,就是这个白痴听说很多人没饭吃饿死了,他说的“没饭吃怎么不吃肉糜啊?” 在司马衷做皇帝之前,贾充还是害怕司马攸对太子(当时的太子就是司马衷,司马攸是齐王)有威胁,就给司马炎说,齐王太强了,怕到时候太子没有威信啊,于是把齐王赶出京城,后来这个齐王呕血死了 。
前面我说了,【司马衷】是在贾充的协助下靠作弊的手段骗取了司马炎的信任。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橘很聪明,有一次皇宫失火,司马炎登楼看火,这个5岁的小孙子司马橘拉着他爷爷的衣服说“晚上失火,应该警惕,爷爷别站在火照的见的地方”。当时的司马炎一看这个孙子这么有见识,很高兴。其实他也想了,传位给司马衷,不就等于这个小孙子也能做皇帝了吗? 可是,这个司马炎同志又犯了错误了,司马橘不是司马衷的正房贾充的丑女贾后亲生的,司马橘是一个才人生的。 贾充的女儿奇丑无比,书上说的她的相貌啊,简直是令人作呕。司马衷即位后,就是晋惠帝,当时贾充早死了,轮到一个姓杨的人专权,这个人好象是叫杨俊(有出入莫怪,记不清楚了),杨俊这个人专权,但是又怕别人整治他,他害怕一个人,这个人叫司马亮,是司马懿的儿子(辈分高的很哦)司马亮是当时的汝南王也是司马炎托孤的大臣,本来他俩是一起辅政的,后来杨俊把司马亮赶回许昌了。 后来贾太后,就是贾充的女儿,名字叫贾南风,政变了,砍了杨俊,自己把持朝政了。因为司马橘不是贾南风亲生的,当时司马橘是司马衷的太子,贾南风就把太子给废了。废了太子之后呢,赵王司马伦(司马懿最小的一个儿子)的一个谋士很有点想法,他劝赵王司马伦先整死太子,再整死贾南风,这样,天下就是司马伦的了,——恩,想的不错,于是,赵王司马伦和手下先是配合贾南风整死了太子司马橘,然后再废了贾南风,然后自己把持朝政了。 但是,又出麻烦了,当时朝廷有想法想立司马衷(白痴皇帝)的弟弟司马允为皇太弟,赵王司马伦夺权之后,怕他侄子夺权,就把司马允杀了,没过几年,自己终于忍不住了,即位做了皇帝—— 他这一做皇帝,齐王同(里面是八口,不是一口;拼音里怎没这个字啊?晕死)和成都王司马颖造反讨伐赵王司马伦后来河间王也加入,逼的赵王司马伦自杀了。后来长沙王又杀了齐王,再后来,长沙王又讨伐**王,成都王又出来凑热闹,这个成都王就是前面说的司马颖,后来东海王司马越又把前面闹事的几个王分别处理掉,最后毒死了白痴皇帝,自己终于最后胜出!!!
概括的说:
1、贾后勾结楚王司马玮政变,干掉杨骏(皇太后一支的外戚)一党;
2、司马玮在贾后支持下杀汝南王司马亮一党;
3、贾后杀司马玮;
4、贾后先废后杀太子司马遹(yu4);
5、赵王司马伦杀贾后一党;
6、内战一:齐王司马冏(jiong3),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ong2)三王联军反司马伦,常山王司马乂(yi),新野王司马歆也参与其中,不过属于配角,三王联军胜,杀司马伦;
7、三王瓜分大司马,大将军,太尉三职,鼎足而立,但貌合神离,不久司马颖出京,司马冏主政;
8、内战二:司马颙传檄天下,共讨司马冏,司马颙相应,同时司马乂在洛阳城内应,司马冏败死;
9、此后司马乂辅政,但实际上司马颖在邺城遥控,而司马颙被排挤,心生不满,于是战火又起;
10、内战三:司马颙司马颖联合讨司马乂,洛阳政变,东海王司马越拘杀司马乂;
11、司马颖主政,但他不入洛阳,仍居邺城,内战再起;
12、内战四:司马越挟持惠帝讨司马颖,大败,逃回东海国,惠帝落入司马颖手中,司马越亲弟东赢公司马腾等人南下破邺城,纵兵残杀,司马颖带惠帝逃至洛阳;
13、此时洛阳为司马颙势力控制,司马颖虽是皇太弟,但成为傀儡,不久司马颙废司马颖,立司马炽为皇太弟,但司马越势力仍存,内战再起;
14、内战五:司马越联合东平王司马楙(mao4),范阳王司马虓(虓)等共讨司马颙,并驱乌桓、鲜卑骑兵为援,军势极盛,司马颙败,与司马颖一起被杀,至此,司马越入主洛阳,八王之乱结束。
15总结:八王之乱历时了16年,期间历经5次大内战及多次政变,所谓八王是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颙、常山王乂、东海王越八个主角,其它配角的王不可胜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4
司马炎作为开国皇帝,其自身能力水平比较高,而他分封的王对他是恭敬服从的。后来他传位于自己的傻儿子,没有什么政治能力和驾驭朝臣的能力,王后弄权,八王作乱,导致国家内部的纷争,加之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崛起,危及政权!
第2个回答  2013-05-14
人品问题

素质问题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4
因为晋武帝司马炎本人有统治才干,威望也比较高,所以能把至高无上的权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住政局的稳定。

西晋建国初期,公元265年,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277年(泰始元年),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后来又让诸王出任地方都督,诸王多少有了行政权力,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如此一来,多位王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晋武帝完成了分封宗室诸王的政治计划,自以为得计,认为司马氏的统治由此稳固。其实反而种下了祸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