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印上的四个篆体字是什么

如题所述

印的是地点和官级。功能不同,字数也不同。
从古书记载来看,官印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关于官印起源在汉代《春秋合诚图》里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尧与太尉舜坐在舟中泛游,忽然,一只凤凰飞到他们面前,将背负的图书交给尧。这图书装在一个赤玉匣子中,长三尺,宽八寸,上有黄玉检斗,用绳子捆扎,两端用泥封固,并加盖了“天赤帝符玺”的印章。这说明,印章最早是作为权利的象征出现的。后来各级官吏也陆续用印章来行使职权。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对玺印是权利的象征有过这样深刻的揭示:古代,天子所佩的叫玺,属下大臣所佩的叫印。没有天子施印的诏书,朝廷的号令不能到达四海;没有官府的印章,国家各部门的公文就不能传达到下属单位。 也就是说,印是权力的象征。
其实官印是封建社会官员等级区分的一种体现。关于官印的材质也非常讲究。我们具体从官印的字体、形状及用料、颜色上就可以看的出来。
官印印面使用的字体各朝都不相同。商朝时,用铭文或甲骨文字体;春秋战国,多用铭文大篆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混乱的六国文字作了改革,制定了小篆为统一的字体。印章上也把小篆作为规范用字。 唐宋时也有用隶书入印。金明两代则用「九叠篆」入印。 清代官印则比较特殊,官印上有两种文字。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官印上全是刻的阴文,阴文衿在泥上,就变成阳文了,便于人们清晰辨识。
另外官印的形状也体现着官员等级。正规官员,官印是方形的;临时派遣的官,官印则是长方形,叫做“关防”。官印的制作材料也非常考究,皇帝用的玺用玉雕刻,文武大臣的印则用金铸造。一般臣僚和地方官吏之印分别以银铜等制作。皇帝玉玺和重臣的官印上端有钮,称印鼻,上面雕刻有吉祥图案。钮上有一个专门用来系丝带的孔,称绶。印绶分紫、绿、青、黑、黄五种颜色。封建社会里,不同的印和印绶代表不同的官员。例如内乡县衙知县的官印为铜印黑绶或铜印黄绶。
官印作为官员权力的象征,那么官员对官印的管理也非常严谨。历代朝廷都设有秘书性质的机构,统一管理官印的制发。各个管理官印的秘书人员,都必须对官印妥善保管。为防止官印被盗,内乡县衙内还设有专门保管官印的大仙阁。如果官印丢失或是被盗窃的话,就要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官员降职等行政或法律的处置。对于盗印者,分别以徒刑、绞刑、斩刑处罚。如有伪造官印者,以伪造罪予以惩罚。官印的颁发实行一官一印制,实行卸官收印,新官重授制度。颁发各级官署的官印,必须有官员指定专员看管。如果官员休假,衙门针对官印还有专门的封印.开印制度。例如清代就规定一般衙门从腊月二十日左右第四日之内择吉日封印,到正月二十日左右三日内选吉日开印,照例办事。封印开印的具体日期还要有皇帝钦天监决定,通知各官府。并且封印开印都必须在大堂举行仪式,以表示封启印信的严肃性和使用印鉴的公开性。
总之,古代官印是法律、权利的象征。不同官印代表不同官员的权利。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印信的管理工作。现在公章的管理制度大部分也是借鉴古代的官印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6
印的是地点和官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