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发展-复习思考题

列表说明现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及“新公共管理运动”

关于西方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看法上的分歧暂且不谈,仅就中国学界的研究来说,我国早期历史文献中的“行政”是指管理国家政务。当20世纪80年代行政学在中国恢复时,学者们提出:行政管理是伴随着国家而出现的,有政府才有行政管理。行政是行使国家权力的管理活动,凡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便不属于行政。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把行政确定为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不仅更符合汉语中行政概念的本意,而且也符合我国宪法对行政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主流观点是把“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行政,是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一含义表明:行政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公共行政学又叫行政学、政府管理学”。(注:曾明德,罗德刚:《公共行政学》,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2)

80年代前后的西方行政改革,使得公共管理主体的“划分很难有明确的界限,因为我们对公共服务概念的理解大大地扩展了。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政府的三个分支(即立法、司法、行政)部门,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而且包括非营利部门。所以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成为所有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人员。”(注: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的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博士访谈录”,《中国行政管理》,2000,(11):44.)人们今天所讲的公共管理,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有政府,而且还包括社会中那些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非政府公共组织。政府管理与公共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模式。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管理在内的全社会开放式管理体系。政府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角,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还需若干配角。

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与之相伴随的“新公共管理”,其实践背景正是各国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的再造运动。

正因为如此,台湾学者詹中原教授在他主编的书中,加进十分醒目的副标题,即《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詹教授在书中写道:“了解新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一部分。”“无论就理论及实务而言,‘公共管理’均是原本公共行政的典范内涵。”(注:詹中原:《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1.1.)作为特定历史范畴,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究其实质,把“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看成是公共行政学的分支内容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能把“新公共管理”与我们所讨论“公共管理”混为一谈。

二、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学科

既然传统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政府管理为基本内容的,那末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以公共管理为基本内容的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已势在必行。

正如建立企业管理(学),以此去研究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一样,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作为管理主体,人们都可以从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实践中,找出关于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般性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内容。诚然,它也会包括政府管理学的内容。企业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有它们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作为研究所有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部分,但它们也有由于各自研究领域的不同而获得的特殊规律。探求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的一般性规律,实际上在传统的行政学中早已开始。不过人们误以为政府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它的全部内容,而这些理论与方法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中心”所总结得到的。

作为独立的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是什么?它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框架有何异同?构成它的基础概念又是什么?等等。在编写《公共管理学》教材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回答,否则《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会无实质性区别。

公共管理包含着两方面要素:管理性与公共性。从管理性分析,法约尔等早就指出,为实现管理中高效,需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毫无疑问,公共管理中需要研究计划、组织、控制等问题,但人们已从大量的《管理学》著作中对此非常熟悉。从公共性分析,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主体(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他们拥有着公共权力,承担着与企业目标不同的公共责任。这些目标是有效公平地向民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为了实现目标,公共组织需要不断制订与实施,旨在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广义)。为了保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强化公共监督,倡导高尚的公共道德。因此,对公共管理可从两方面定义:

从区别企业管理与各种形式的私域管理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定义的前半部是区别企业管理,定义的后半部是区别非企业化的私域中一切形式的管理。

从公共管理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同样,公共管理学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它要以那些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它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很强的新学科。”所以,公共管理要研究如下基本内容:

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公共管理系统 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 公共责任 公共问题 公共决策 公共产品(服务) 公共资源管理 公共项目管理 公共监督 公共道德 法与公共秩序 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三、研究公共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包括政府对自身与社会两个方面的管理)走向公共管理,这确实是理念上的一场变革。从这个变化中,人们容易注重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主体从仅由政府发展到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内的多元化主体;二是政府把一部分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下放给社会非政府组织,甚至部分公共产品允许私人企业生产。这些结论基本上属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我们认为,推行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开展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更大的意义是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们不能从“政府中心论”出发看待这场变革,而要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角度进行探索。具体地讲,现代公共管理要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动员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与利用的力量,建立一套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体系。政府不仅要下放权力,更多地是要认真考虑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公民。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政府权力太大,剥夺了大量应属于社会的权力,造成了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大萎缩,使得在如何发挥政府功能与社会功能方面形成巨大反差。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对应目标,应该是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社会化与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取向,人们对此已有了共识。而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政府机构的改革上,更多地是从政府自身需求安排的,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较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政府职能定位很难跳出自身设定的圈子。不实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就不会彻底。

社会的共同事务应由社会自身来做。由政府独家包揽一切对社会事务实施管理,并在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由此所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否认政府管理的重要性及在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是错误的,用政府管理代替公共管理也是行不通的。

四、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个技术性问题

既然公共行政研究的实质是政府管理,它与我们所讨论的公共管理是有区别的。而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把一级学科定为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中包括了行政管理,MPA项目又把人们以往经常译为“行政管理”的一词改为“公共管理”,那末为了防止混乱,又能与国际接轨,我们有如下建议:

1.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行政管理”改为“政府管理”,英文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2.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公共管理”译为"Public Administration",与MPA的译法相同。

3.在中文译为英文的过程中,凡涉及到“行政管理”一词时,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而涉及到“公共管理”一词时,均译为"Public Administration"。

4.在中文中凡涉及到的是操作、技术性的“公共管理”一词,英文均译为"Public Management",这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原意相符。

以上这些建议不一定成熟,特别是涉及到中英文翻译的问题,更需认真斟酌、推敲。建议学界对此展开讨论,以求达到共识。

这个行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7
一.行为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是在一些管理学家、管理哲学家及一些理论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一些行为学家有的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组织中人类行为的理解作出了贡献。行为管理理论始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早期被称作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一)早期的行为管理学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这段时间,有三位贡献者需要提及。

1.雨果·芒斯特伯格

2.玛丽·福莱特

3.莉莲·吉尔布雷斯

(二)人际关系运动

行为科学理论在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研究,包括研究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等与工作间的关系,以及研究按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者梅奥为首领导的霍桑试验促进了人际关系运动进一步发展,使人际关系研究成了人们多年来研究管理的普遍方法。

1.梅奥与霍桑试验

乔治·埃尔顿·梅奥领导了开拓性的工业研究项目,即著名的霍桑试验。

霍桑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梅奥等人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了以下主要论点:

(1) 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了“非正式组织”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阐述了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

(1)生理需要(the physiological needs)

(2)安全需要(the safety needs)

(3)爱的需要(the love needs)

(4)尊重需要(the esteem needs)

(5)自我实现需要(the 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

马斯洛的该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归于该理论的直觉逻辑和易于理解,但遗憾的是研究未能对理论提出验证性的支持。马斯洛没有提供实证材料,一些试图验证这个理论的研究也未能为它找到证据。

3.麦格雷戈的“X—Y理论”

1957年麦格雷戈发表了《企业的人性面》一文,他认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他提出了著名的“X-Y理论”。

(1)“X理论”的基本观点

“X理论”是指领导和控制的传统观点。

(2)“Y理论”的基本观点

“Y理论”是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的观点。

4.超Y理论

在麦格雷戈提出X—Y理论之后,美国的乔伊·洛尔施(Joy Lorsch)和约翰·莫尔斯(John Morse)进行了试验。提出了超Y理论。主要的观点是认为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此外,工作的性质、员工的素质也影响到管理理论的选择。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5.Z理论

美国加州大学管理学院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在研究分析了日本的企业经验之后,提出了他所设想的Z理论。Z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

(三)组织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论是当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领域人们目前感兴趣的课题有:工作满意的理论、行为改造理论、激励理论、领导科学沟通理论、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等。

(四)行为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1.提出了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2.否定了“经济人”的观点,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

二.管理科学理论

所谓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现代科技成果为手段,运用计量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信息资源作系统定量分析,进行优化规划和决策的理论。管理科学这一学派强调应用定量和数学工具来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特点

1.强调系统管理

2.突出经营决策的战略地位

3.重视管理方法的定量化和管理手段的自动化

(二)主要内容

1.运筹学

2.系统理论

所谓系统管理理论,即把管理对象看作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研究企业管理的任何个别事物,都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既要研究此事物与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事物同系统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

三.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一)孔茨与管理理论丛林

(二)十一个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

但是从“丛林”的发展和各学派的差异中我们又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理论来自实践。

2.多学科的渗透。

3.对一般原理的探索。

4.对随机制宜管理的认识。

5.不成熟的发展中的学派。

6.管理理论的综合归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