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初中回忆小学生活的感悟)作文

500字左右,不仅仅校园生活。鼓励自己前进的。

回忆我的小学生活
——丝路花雨 在我14年学生生活中,最让我留念的是我的小学生活。那时侯的我好风光,也有着很多的欣喜与惊喜。
在我14年学生生活中,最让我留念的是我的小学生活。那时侯的我好风光,也有着很多的欣喜与惊喜。
 记得那还是二年级吧,我们要去市里参加广播操比赛。老师让我们女生穿裙子,可我没有裙子。爸爸便上街给我剪了一块花布,很漂亮的,是红色的扇形图案,现在看来有点民族特色,可惜只是做成了短裙。但那时候的我还是很开心,兴高采烈地到学校去了。老师安排我在前面领操,可能老师看我的裙子并不是很洋气,于是把我们班一个同学的鹅黄色的公主裙换给我穿上了,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于是做得格外卖力,那次比赛我们还得了第一名呢!
后来我上到三年级,我们班搞了一次中队活动观摩,是关于花卉的主题,那时候我是主持人,我还记得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化了妆,好难忘哦!
到了四年级,记得那是六一儿童节,我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少先队员,到市里参加表彰,场面很隆重。我戴着大红花到主席台领奖还拍了照片。当时的奖品是一本书《华罗庚传》,另外还有一个铅笔盒。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把这两样东西当做珍贵的礼物。
后来五、六年级学习任务重了,活动就少多了。但我还是有三件事情记得很清楚,一次是我的美术作品被放在学校的橱窗里,好象是画的一幅郁金香图。一次是我们班自然课开公开课,老师让我们带了好多蔬菜和鱼什么的,观察细胞的实验,大家很起劲。还有一次,记得那是六年级,一次演讲比赛,是教师节前夕,学校举行赞美老师的诗歌朗诵,诗是要学生自己创作的。当时我们班的老师可能忘记这件事情了,选去演讲的同学也没写诗,老师很着急,有同学就说我写了,然后老师赶紧让我去拿我写的诗,不知是那名演讲的同学普通话好,还是我的诗写得好,没想到那位同学还得了个二等奖,呵呵!奖品是象橘子香蕉形状的水果糖,我自然也分到一半吃了,哈哈!
  现在我的那些小学老师大多退休了,但我还是经常怀念他们!是他们给了我多彩的童年!他们现在也都成爷爷奶奶辈了,我的启蒙老师的儿子在苏州中国移动公司,另一个徐老师女儿在北京工作,教我数学的朱老师女儿也在公安局工作,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家庭何其幸福!祝愿我的老师们健康长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5
人们感受的方式五花八门,亲情、友情、爱情、目标等都是感受生活,但我觉得遭到痛苦的挫折,这才是最美好地感受生活。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也就不会那么的名人涌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虽然,亲情、友情或者爱情都是一种很好的感受生活的方式,但你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有再多的“情”也没用,它们虽然也可以给你力量和勇气但远不如本身就有克服困难的精神。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观点,例如:欧阳修小时候家里穷,全靠她母亲每天缝缝补补来维持生活,到了上学的年龄,没钱供他上学,但他并不因为家穷,而放弃,而放弃学习,他把细沙作纸,芦苇杆当作笔,在家和母亲学习,后来考上了进士,成为了散文家,若他当时因家穷而荒废了学业,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他也不会考上进士,成为出名的散文家。陈景润为了攻克歌德巴猜想,每天早上3点就起床学英语,几次因在书馆没听管理员闭馆的声音,而被锁在图书馆里,然而他又继续沉醉在图书中。   也有许多外国的例子:高尔基也因家里穷出来打工,他任老板叱骂而常常挤时间来看书,几次因家中没灯,而偷偷收集蜡烛,如果,他当时被老板叱骂时沉不住气,而与他闹翻,他就不会有学习的机会,就不会有当今的地位了,他也是有面对挫折的勇气的。   只要我们有面对挫折的勇气,相信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我们,请你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有心,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  
第2个回答  2013-07-25
伯父是一位语文教师,家中自然少不了课本。小时候的我,总爱随便翻翻,可却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等到稍大,从《少年闰土》《在仙台》这些课文中,我读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鲁迅先生。加上老师在讲解《三味书屋》时的介绍,使我对这位“先生”产生了兴趣。我迫不及待地在家里翻箱倒柜,倒也找出了一些鲁迅的作品,但我翻来覆去地读,什么“朱文公的子孙”“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令人疑惑不解。当时我已经“粗通文墨”,对于一些拗口的句子统称为“病句”,而鲁迅的文章就被我归入了“文理不通”一类,扔在故纸堆里了。
后来,我了解了“文理不通”的原因,加之人地两生,孤独寂寞,便重新拾起了鲁迅。这回我已能粗知文章大意,对《社戏》中的江南乡村尤为向往,也幻想能到海边摘一两个西瓜……但在那时,作文水平奇差的我,最希望的却是能达到他的水平。不过,那时我既开怀于作者对阿Q的“考证”,也落泪在祥林嫂的哭诉之间;一句话,我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被人们描绘得那么深刻。
再一次接触鲁迅,源于对《朝花夕拾》的兴趣。我在图书馆借了厚厚的16本《鲁迅全集》一篇一篇地翻阅,就如基督徒之于《圣经》。可我既不解《故事新编》与《朝花夕拾》强烈的反差,也疑惑于《野草》和《呐喊》的隐晦。夏瑜坟上的花环,狂人“疾愈”前的呼喊,抑或是手持投枪的战士,人鬼相争的地狱,于我都难以理喻。《华盖集》的首篇《咬文嚼字》已令我不解;《三闲集》中长篇大论式批评创造社的文字,却使我从疑惑走向厌烦。读他关于文字改革的提议,使我产生对他的不信任;听他对于起义农民的评价,益使我对他怀疑。我懂得了他的深刻,却疑惑于他的尖锐。
但当我了解了他的故事,他的生活,我理解了他的尖锐;当我知道他的战斗,他的流亡,我理解了他的“过激”。他曾被诬为“汉奸”,指为“乱党”,但他不像他的论敌,狗急跳墙。由于在生活中看到的种种怪事,听到的各色奇谈,我开始佩服鲁迅,因为他伟大的人格:宽容而不纵容,尖锐而不尖刻。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读懂了你,鲁迅先生。我理解你的寂寞,清楚你的孤独,了解你的深刻,懂得你的激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你,将永远是我的老师;因为,我终于读懂了你,一个在黑暗的夜里独行的思想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