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银翘片为什么不能吃了?

如题所述

风寒感冒不能吃。风热感冒可以吃。冬天风寒感冒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7
你好 可以服用的,只是有过敏体质的患者不能服用,以免过敏。
第2个回答  2021-01-08

维C银翘片到底还能不能吃?

第3个回答  2020-02-05
维c银翘片的主要成份为:
中药部份: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
竹叶、甘草
西药部份: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
其副作用主要表在西药部份:
1、对乙酰氨基酚:为大多数感冒药中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其主要副作用表现在:常规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很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损害等,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
成年人每日推荐用量为每次500
mg至1000
mg,每日四次,每日最大用量4
g,服用超过7.5
g/日或150
mg/kg
体重可能导致肝中毒,剂量过大可引起肝脏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2、马来酸氯苯那敏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口渴、多尿、咽喉痛、困倦、虚弱感、心悸、皮肤瘀斑、出血倾向。
根据国家药监局第32期监测报告,自2004年1月1日起至2010年4月30日,全国发生不良反应1884例,重病例48例,主要与用药过量(每次超过2片或每天超过3次)与混搭使用(与其它含相关西药成分感冒药混合使用)有关。
不良反应发生率:据统计,本品全国总销量不少于250亿片。
据此推算6年5个月总销量推算为:1600亿片,如果保守一点,按1200亿片计算,实际病例数:1884例,其中重病例48例,上报不良反应发生率:千万分之3.8人次;上报重病例发生率不到1亿分之一人次。上报重病例发生率为连续10次中500万体彩概率。
结论:从目前的监控结果来看,维c银翘片的不良反应是已知的、可控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感冒药。监测数据中,大多数为未按说明书用量使用造成的,所以请注意按说明书内容安全用药。
所以,请按说明书,放心使用。与其用一个副用用不明的,还不如用一个明确的哈!
第4个回答  2019-05-05
维C银翘片是由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甘草、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13味药制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不良反应/事件主要累及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附属器等。其中维C银翘片严重病例报告共计48例,约占所有报告的2.55%,无死亡报告。 1.建议医生处方或药店售药时,提示维C银翘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对本品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不得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2.建议严格按说明书用药,避免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早期过敏症状...维C银翘片是由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甘草、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13味药制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不良反应/事件主要累及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附属器等。其中维C银翘片严重病例报告共计48例,约占所有报告的2.55%,无死亡报告。 1.建议医生处方或药店售药时,提示维C银翘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对本品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不得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2.建议严格按说明书用药,避免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早期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或立即就诊;出现食欲不振、尿黄、皮肤黄染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及时就诊,并监测肝功能。
  3.建议生产企业应完善产品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增加相关安全性信息,并加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