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专业术语

在收藏方面,有哪些专业术语的?请讲详细点。

1,走眼/打眼:懂行人买了“高老八”叫“走眼”、“打眼”。

2,开门/一眼货:看藏品时碰上年代老的真货叫“开门”或“一眼货”。

3,高老八/八爷:遇到新仿旧的货称,或称“八爷”。

4,新加坡:谐音“新假破”,对一些地摊货的统称。

5,游击队/铲地皮:古玩行里有一种人,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然后再卖给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称“游击队”,游击队收货出价都比较低,因此又叫“铲地皮”。

6,拾麦子/捡漏子:指买者有眼而卖者不识购到好货或指买到从内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货。

7,动过手: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

8,吃仙丹:懂行人买了便宜货叫“吃仙丹”。

9,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真,信誓旦旦,而买家仍有疑问,又不好直说是假的,就只能说:“看不好。”

10,埋地雷:有许多人总认为从农民手上买的货不会有假,殊不知有些货是游击队有意丢给农民“埋地雷”的。

11,下蛋: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印或学生复印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12,天价:漫天开价是“天价”,一件古玩喊到几万,甚至几百万,弄不清楚是不懂还是存心坑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凡涉足收藏领域的朋友都了解"行话"一词,下面就简单介绍几个收藏界常用的行家术语----"行话".
1.蛤蜊光----瓷器中凡是含铅的釉上彩瓷、低温铅釉瓷,受外界物理、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本身发生的变化,在瓷器表面产生的一种彩色膜状物。粉彩瓷器经过几十年以后彩面自然会氧化出一种彩色光,迎光侧视,隐约可见五光十色位于彩色上面的光芒。还有迎光侧视彩料的周围紧紧围绕着淡淡的五颜六色光圈。随着“瓷龄”增加,这种彩色膜状物也会慢慢地增加、增厚,达到一定厚度时,就会产生类似蛤蜊壳里面那种闪烁的“彩光”,故人们称它为“蛤蜊光”。
真的蛤蜊光紧紧围绕在彩的周围,很细小很均匀的光圈,彩浓厚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明显,彩薄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淡。而假的蛤蜊光圈比较粗大、片状的、不自然,而且浓厚彩四周的光圈和淡彩四周的光圈是一样明显的,没有真的那么自然。现在造赝者,用“电光水”、真空镀膜法制造“蛤蜊光”;但是景德镇的仿古瓷厂,改进工艺配方,使一出窑的五彩、粉彩瓷就有“蛤蜊光”现象。高仿釉上彩的清代官窑瓷器上的蛤蜊光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单色釉瓷器的釉面也会自然氧化出一种淡淡的五颜六色光芒,即是蛤蜊光。
2.“包浆”----传世古玩都有一层自然温润和赏心悦目的润光,古玩行内称之为“包浆”,也是识别器物新旧的手段之一。 古玩之所以会形成“包浆”,主要是因为人们长期把玩和揣摩的结果。也有一些其他成因的说法,比如土埋水浸,空气中尘埃的吹拂等。如高档木材,因为年深月久,本身的油质外泄,加上空气中的尘埃吹拂和人体触摸的汗渍,层层积淀,逐渐形成了表面这层光鉴照人的“包浆”。
“ 包浆”滑熟可鉴,幽光内敛,意味着古玩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雅的旧气,这是与新货那种刺目轻浮的“贼光”是完全不同的。 不只玉器,瓷器、木器、铜器、牙雕等有“包浆”,连书画碑拓等纸绢制品在内行人眼里也统统有“包浆”。只是相比木器、铜器和玉器等,要不明显得多,而且较难辨别。对于不同古玩的“包浆”,内行人士都是各有心得,这也是需要长期实践的积累。  
3.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4.开门----看藏品时碰上年代老的真货叫“开门”或“一眼货”。或者比较容易看的时代特征比较明显的老货。
5.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就是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
6.走宝----就是卖亏了,把价值十万的,几千卖了。买家便是“拣漏”了。
7.搂货----古玩行商户们相互将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即为“搂货”。近百年来行内人士没有发生“搂货”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种行业的传统规矩。
8.有一眼---就是这件东西不错,艺术价值较高,对高仿有的也说有一眼。
9.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下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10.外冲里不冲----指瓷器有缺陷,也有人称其为“惊纹”器物受到外力撞击而出现的不穿透器壁的裂纹。在器外可以见到裂痕,但器里却看不到裂痕。
11.吃仙丹---以前老北京人古董商,买到了便宜的或者买到很喜欢的东西就叫“吃仙丹”。
12.一枪打---将一批货物好的带坏一起卖了,称作:一枪打也叫“一脚踢”。
13.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14.生坑----新出土的东西叫“生坑”。
15.走眼----也叫“打眼”买家用较高的价钱买了不值此价的藏品,或买了假货。
16.珠明料----国产青花瓷器色料的一种。产于云南的宜良、嵩明、沾益、师宗、曲靖、富源等地。珠明料在康熙中期被普遍采用,烧出的青花发色青翠明快,色泽浓艳,层次分明,被称为“翠毛蓝”和“宝石蓝”。
珠明料烧出的青花发色可以说是青花瓷的标准色调,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17.捡漏----就是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东西.
18.俏货----比较精美的的藏品,艺术价值比价高的,很多人喜欢的,叫俏货。
19.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20.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6
包浆 开门 生坑 走眼 捡漏 到代 看新 收起来 砸浆
抓 玩 吃 纳 追 匀 让 玩
第3个回答  2013-07-26
开门,有一眼,
第4个回答  2013-07-26
笑.-象牙上的裂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