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筒体结构?

什么是筒体结构?中国的人民大会堂是否属于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

指由一个或数个筒体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形成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筒体,是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简体结构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筒体结构分(筒体一框架、框筒、筒中筒、束筒)四种结构。

1筒体一框架结构

筒体一框架结构是中心为《抗剪薄壁筒》,外围是普通框架所组成的结构。

2框筒结构

框筒结构是外围为《密柱框筒》,内部为普通框架柱组成的结构。

3筒中筒结构

筒中筒结构是中央为《薄壁筒》,外围为《框筒》组成的结构。

4束筒结构

束筒结构是由若干个《筒体并列连接》为整体的结构。

高层建筑
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中国自1982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分为4类:第一类为9~16层(最高50米),第二类为17~25层(最高75米),第三类为26~40层(最高100米),第四类为40层以上(高于100米)。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建造了高100多米的亚历山大港灯塔。523年在中国河南登封县建成高40米嵩岳寺塔。现代高层建筑兴起于美国,1883年在芝加哥建起第一幢高11层的保险公司大楼,1931年在纽约建成高102层的帝国大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世界范围的高层建筑繁荣时期。1970~1974年建成的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约443米高。高层建筑可节约城市用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从而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