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公式

谁能帮我汇总一下管理会计的所有公式?谢谢。。

1、 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
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
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
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
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
3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
3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数
3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35、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36、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
37、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
38、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收益/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39、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预测期销售额 或=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
40、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 或=计划额/基期额-1
41、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
42、外部融资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如为负数说明有剩余资金
43、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
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
44、复利终值S=P(S/P,i,n) 复利现值P=S(P/S,i,n)
45、普通年金终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偿债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资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
49、预付年金的终值:S=A{[(1+i)^(n+1)]-1}/i 或=A[(S/A,i,n+1)-1]
50、预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24
管理会计相关公式和字母表示意思
1、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2、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成本性态模型:y=a+bx
4、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5、营业利润差额简算公式:
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
6、利润计算基本公式: P=px-bx-a
7、贡献边际相关公式:贡献边际总额 Tcm= px-bx,单位贡献边际 cm= p-b,
贡献边际率 cmR=cm / p,变动成本率 bR=b/ p bR+cmR=1
8、保本点分析 保本量 x0=a/ cm= a/ (p-b)
保本额 y0= a/ cmR= p x0
9、安全编辑相关公式:安全边际量 MS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
安全边际额 MS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
安全边际率 MSR= MS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保本作业率 dR=保本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MSR+ dR=1
利润=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
10、保利点分析 保利量x’=a+TP/ cm= a/ (p-b)
保利额 y’= px’=a+TP / cmR= a+TP /(1 –br)

11、综合贡献边际率(cmR’)=∑(cmRi�6�1Bi)
Bi表示的是i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12、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 cm�6�1x/p
预测利润额 P2= P1×(1+产销量变动率×DOL)
预测销售量 X2=X1×(1+利润变动率/DOL)
13、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14、差别损益法分析步骤:(1)差别收入 △R=RA-RB
(2)差别成本 △C=CA-CB
(3)差别损益 △P=PA-PB
15、成本无差别点X0=(a1-a2)/(b2-b1)
16、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生产经营期=s+p
17、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
18、净现金流量 NCFt =CIt- COt
简化公式:建设期 NCFt =-It
生产经营期NCFt=Pt+Dt+Mt+Ct+Rt
Pt为第t年利润;Dt为第t年折旧额为;Mt第t年摊销额;Ct为第t年在财务费用中列支的利息费用;Rt为第t年回收额。
19、复利现值系数(P/F,i,n)=(1+i)-n
20、复利终值系数(F/P,i,n)=(1+i)n
21、普通年金现值系数(PA/A,i,n)=[1-(1+i)-n]/i
22、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A,i,n)=[(1+i)n -1]/i
23、净现值 NPV,就是将各年现金净流量折合为现值
NPV= NCF0×(P/F,i,0)+ NCF1×(P/F,i,1)+……+ NCFn×(P/F,i,n)
24、内部收益率 IRR,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计算步骤:1)逐步逼近法(逐步测试法)
用利率i1进行测算,得到NPV1,如果NPV1>0,提高测算比率i2,两个利率相差不超过5%,测算后得到NPV2,如果NPV2>0,继续提高比率测算,一直到两个利率相差不超过5%,且一个NPV>0,一个NPV<0,然后就可以运用内插法;反之,降低测算比率,进行测算NPV
2)内插法的运用
假设通过测算得到两个NPV,起对应为如下:
i1 —— NPV1 ,i2 —— NPV2 (符合条件△i<5%,NPV1>0,NPV2<0)
IRR= i1+ NPV1/(NPV1- NPV2)×(i1- i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8
《管理会计》重点章公式
第四章 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净收益计算公式
一、 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
2、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税前净利 
二、 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px-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税前净利m
其中: (P69)
第五章 量本利分析的有关公式
一、 贡献毛益(P73)
1、贡献毛益总额
2、单位贡献毛益
二、 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P74)
1、 可导出:

2、 可导出:

三、 保本销售量x0与保本销售额px0
1、
2、 (P76)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P77)
(1)算销售比重
(2)算综合加权贡献毛益率
(3)算综合保本销售额
(4)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4、同保本点有关的几个指标(P79-80)
(1)保本作业率
(2)安全边际(量或额)
(3)安全边际率
(4)销售利润率
5、利润的计算公式(P83、121)

6、目标(利润)销售量或额
(1)
(2)

第六章 预测分析有关公式
一、 销售预测(P106)
1、算术平均法(P106)

2、趋势移动平均法

3、指数平滑法
4、直线回归法

二、成本预测(P111)
1、 目标成本预测
目标成本=预计的产品销售收入-应交税金-目标利润
2、产品成本水平发展趋势的预测
(1)高低点法

(2)回归直线法

3、因素变动预测法
(1)直接材料消耗数量变动

材料消耗数量    计划期单 基期单位  基期
变动对单位成=∑  位产品材-产品材料 ×材料
本 的 影 响     料消耗量  消耗额   单价
(2)直接材料单位价格变动

材料价格    计划期某 基期某  计划期单位
变动对单位=∑  材料单位-材料单 ×产品耗用材
成本的影响    价 格 位价格   料 数 量
(3)工资水平和劳动率变动
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变    1+平均工资增长%  某期单位成
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1+劳动生产率增长% ×本工资费用
(4)产量变动
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中    1     基年单位成本
固定费用的影响 = 1-1+产量增长率 ×中的固定费用
(5)总之,各因素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影响
三、利润预测(P121结合第五章)
1、 根据销售利润率测算
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利润率
2、 根据销售成本利润率测算
预测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成本×销售成本利润率
3、根据产值利润率测算
预测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总产值×产值利润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