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对身体有那些危害

如题所述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较大。与消化科的很多疾病都有关系,比如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相关性的淋巴瘤以及消化科的其他疾病,比如顽固性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科有些患者反复发作的荨麻疹等。

有些患者荨麻疹始终治不好,经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以后可以治愈。还有皮肤科的酒糟鼻也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科学家及临床医学家也发现幽门螺杆菌与哮喘及冠心病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理论依据不是特别充分,但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总之,人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已经达到50%-70%。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应该正确地面对,如果有相应的症状同时胃镜也有相关的表现,可能就需要做根除治疗从而减少对疾病的影响以及发展成胃癌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9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幽门螺杆菌已被医学界认为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是胃癌的主因。如下是武汉肠胃病专科医院对幽门螺杆菌的危害的介绍:
  【肝硬化】有人对153例肝硬化患者和1010名健康献血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肝硬化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为76.5%,明显高于健康献血组的41.8%,从而说明该菌与肝硬化有关。
  【冠心病】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冠心病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它能引起血液中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多,从而易于导致冠状动脉硬化。二是此菌感染可引起血中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的增多,而前者则是发生冠心病非常重要的因素,后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缺铁性贫血】致病原因是由于该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与胃癌常合并消化道出血,而且该菌引起的萎缩性胃炎可使胃酸分泌减少,进而影响铁的吸收与转运,从而导致贫血。该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铁质,这也会造成铁的相对不足。
第2个回答  2021-08-25

幽门螺杆菌:与丧钟共舞

幽门螺杆菌自上个世纪被发现以来,就开始走背运了,杀伐之声此起彼伏,但这种倒霉的细菌好像永远也斩不尽杀不绝。
当然杀不绝了,要是那么容易就被消灭了,还能有它们的今天?

其实幽门螺杆菌已经和人类共存了千万年了,就像寄生在人体中的近千种细菌一样,是细菌大家族中很普通的一员,只不过它呆的位置比较特殊,是寄生在胃的幽门部位的胃黏膜组织中,它的罪状就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此,专家们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现在问题就来了,制造溃疡的不只是幽门螺杆菌,还有其他很多细菌参与,为什么不把其他参与者都一起消灭干净呢?还有,消灭了幽门螺杆菌,就不会再患胃溃疡了吗?
当然不是,消灭的幽门螺杆菌你照样会患胃溃疡,你照样会患胃癌。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这些细菌在很多人胃肠中生存,却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罹患溃疡或者胃癌,而大多数人却能和细菌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一点也不难,幽门螺杆菌跟其他寄生在胃肠中的数百种细菌一样,是一直和人类共生共存的,是人类的好朋友,为吃进去的食物提供分解、糜化,以便于肠道的消化吸收。当人的情绪变坏的时候,会导致血液中产生一系列激素,扰乱胃的生态系统,同时还有几种酶参与破坏胃黏膜组织,这时候细菌才开始活动,其活动的作用是向脑传递胃黏膜组织遭破坏的信号,这是人体系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幽门螺杆菌功不可没。

上述一系列活动的更详细情况其实我们知道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其生化反应的复杂程度是我们目前科技水平所根本无法想象的。我们现在只能从宏观上猜测我们观察到的结果,那就是没有坏情绪引发的一系列干扰,细菌就不会无缘无故的开始活动;而你把这种细菌消灭了,会有另外一种细菌接替它来完成这项任务,所以细菌是无辜的,没有坏情绪,细菌就相安无事,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会罹患胃溃疡和胃癌的原因。

上面说的极少数人一般都是性格内向,心里有事不愿意说出来,受了委屈憋在心里,爱钻牛角尖,遇事总往坏处想,斤斤计较,小心眼,这种人会经常受到来自负面情绪的伤害,他们是罹患胃溃疡和胃癌的高发人群;而性格外向,心胸开阔,阳光,没心没肺,直筒子脾气,心里有事马上就说出来,有委屈就会找人诉说,这些人是不会罹患胃病的,他们即使把幽门螺杆菌当饭吃也安然无事。

消灭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但要想让人类完全明白这番道理恐怕至少还要等上几十年,也许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谁知道呢。眼下嘛,你可别因为我这样一说就马上停药,可别这样,停药怎么说也是几百年以后的事,跟你也没关系了,现在你要做的仍然是:
听医生的话——坚决消灭幽门螺杆菌!

第3个回答  2018-11-28
有胃病的人对幽门螺旋杆菌并不陌生,相信许多人都已经做了“吹气试验”证实自己的消化道确实有幽门螺旋杆菌。让他们纠结的是,到底要不要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有的医生说,没必要清除,中国人大多数都有;有的医生又建议清除,说此菌与胃癌有关。
目前,我国成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约为50%-80%,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呈递增趋势。由于酸甜食物可促使幽门螺杆菌大量繁殖,辛辣食物可形成刺激而损伤胃粘膜,导致细菌乘虚而入,因此经常吃酸甜、辛辣食物的人感染几率略高。此外,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较高。如果家中有人查出,可以在饮食习惯上注意,但并非需要完全隔离。由于幽门螺杆菌不耐热,每次洗完后将碗筷在锅中煮沸3分钟即可杀死病菌;饭前便后要洗手,进食生冷食物要讲究卫生,在外集体用餐时最好使用公筷或分餐。
之所以家中多人都会感染,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吃饭是都在一个盘子里夹菜,可通过唾液传染,因此一人得病全家感染也就不足为奇。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和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也有关系。但需要强调的是,幽门螺杆菌虽然可以导致各种胃病,但并非致癌的决定因素。
常见的有三类人需要根治:患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即使溃疡已经愈合也要治疗,以防溃疡病复发;父母等直系亲属患有胃癌的人;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
由于治疗需要按疗程服用抗菌素,其他的人群则不建议治疗,特别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人,否则反易导致细菌出现耐药性,有害无益。在治疗中,患者一定要坚持正规“三联”或者“四联”的药物治疗,周期通常在10天或14天,用药结束一个月后复查,部分患者会表现有消化不良症状。
第4个回答  2019-05-07
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寄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分布在唾液、牙菌斑、龈沟液中,90%口臭、56.9%口腔溃疡、77.63%慢性咽炎是由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
临床过程慢性咽炎295例和正常对照30例,采用咽拭子均匀涂片,超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放大20 000倍,根据观察需要选择暗视野相差视野进行活体观察,由一名专业人员进行结果判定。卡方检验评价两组HP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慢性咽炎患者中229例咽部分泌物中检测到口腔幽门螺旋杆菌(77.63%,229/295),66例未发现HP(22.37%,66/295);正常对照组中,30例咽部分泌物中2例检测到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6.67%,2/30),其余28例(93.33%,28/30)口腔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经卡方检验χ2=6.670,P〈0.05。结论口腔幽门螺旋菌可能是慢性咽炎患者咽部一种被忽视的致病菌,超高倍显微镜有可能成为筛查咽部分泌物中幽门螺旋菌的一种新方法。
口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强,传播广,耐药性强,且具有独特的“生物膜”结构,药物难以到达而发挥作用,所以口腔幽门螺旋杆菌不易根除。而幽门螺旋杆菌在口腔内定植,是Hp根除失败、复发或再感染的重要原因。
口臭
口腔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口腔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胃肠疾病症状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到医院做相对的检查才能发现。
癌变
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发癌变的发生,而且,感染口腔幽门螺杆菌患者一般都患有胃病,发生胃病的患者,多数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菌群失调
口腔幽门螺杆菌症状一般感染者在检查中显示阳性,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细菌在患者体内长期的破坏、寄生、繁殖,随着病情的发展,口腔幽门螺杆菌会使菌群失调,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如何预防:

1、避免群集性感染
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特点,父母感染给子女的概率较高。
2、口腔健康须保持
日常生活中,早晚刷牙,亦可在饭后刷牙或漱口。
3、预防幽门螺杆菌不宜生吃
研究证实,口腔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因此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等。
4、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
餐具器皿要定期消毒,尽量利用高温去消毒,常用方式是通过消毒柜进行日常餐具消毒:如消毒柜高温就达到125°C能够杀死大部分病菌。
5、非抗生素预防
抗生素可以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但仅限于胃部,对于口腔里的幽门螺旋杆菌则不易清除。因此清除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应该定期清理牙结石、牙垢、牙渍,现在国内外众多文献证明希腊乳香胶(被誉为“希俄斯之泪”)也具有这方面的功效,国内外相关企业都在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