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说《啷个》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啷个是一个汉语词语,四川方言,读音1:làngge,表示疑问;读音2:lǎngge表示肯定。

释义

1、表疑问,意为“怎么”,“为什么”;例句:你啷个要那么做?(此时作”为什么“”怎么“讲)

2、表肯定,意为”这样“,有建议和商量的语气。例句:啷个,这个事情我们都不激动,大家坐下来谈好不好?(此时作”这样“讲)。

扩展资料:

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之后四川方言便随巴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巴蜀后,巴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巴蜀语。

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巴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川方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啷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啷个是一个汉语词语,四川方言。

读音1:làngge,表示疑问;

读音2:lǎngge表示肯定。

1、表疑问,意为“怎么”,“为什么”;例句:你啷个要那么做?(此时作”为什么“”怎么“讲)

2、表肯定,意为”这样“,有建议和商量的语气。例句:啷个,这个事情我们都不激动,大家坐下来谈好不好?(此时作”这样“讲)。

扩展资料

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之后四川方言便随巴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巴蜀后,巴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巴蜀语。

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巴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川方言。

上古时期

上古时期,四川盆地中存在蜀族与巴族两个非华夏族的民族以及蜀国与巴国两个独立的国家,其不仅拥有各自独立的语言:古蜀语以及古巴语,还拥有被概称为“巴蜀图语”的独立的文字系统。

古巴蜀语与当时的华夏语截然不同,与现今羌语、嘉戎语、彝语、纳西语和土家语等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前316年,秦国相继灭掉巴蜀两国,逐步将中原华夏族的制度、政令推行到巴蜀地区,并开始大量的向巴蜀地区移民,巴蜀地区出现了古巴蜀语和华夏语并存并用、相互渗透的局面。

之后随着秦汉时期大量的中原汉人迁徙入川,与四川地区原有的蜀族、巴族融合形成了具有巴蜀特色的汉族族群,并且在西汉末年形成了具有较为统一特色的巴蜀语。

《文选》卷四载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引《地理志》中记载:“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同时根据扬雄《方言》中的记载,当时梁益地区(即巴蜀地区)的方言与秦晋方言已经较为接近,表明此时的巴蜀语已经属于汉语的一个分支。

西汉末形成的巴蜀语作为上古时期汉语族的一个独立分支,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声调与词汇两方面。在声调方面,陆法言《切韵序》有“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由平声似去”的记载。同时黄鉴《杨文公谈苑》中称:“今之姓胥、姓雍者,皆平声。春秋胥臣、汉雍齿旨是也。

蜀中作上声、去声呼之,盖蜀人率以平为去。”这说明此时巴蜀语声调具有自身特色。而词汇方面,此时巴蜀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吸收了来自非汉语的古巴蜀语的词汇。

扬雄《方言》以及其他一些历史文献中都记载了大量四川地区的特殊词汇,来自古巴蜀语的词汇包括“坝”(平地)、“姐”(母亲)、“不律”(笔)、“养”(您)、“曲鲙”(蚯蚓)、“阿婸”(我)等,其中“坝”、“姐”、“养”至今仍保存于四川方言之中。

中古时期

巴蜀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区,巴蜀语继续得到发展,此时的巴蜀语独立性很强,与四川地区以外的语言较难沟通。

宋范成大旅居蜀地时在《石湖诗集》卷十七《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注中有如下记载:“蜀人乡音极难解,其为京洛音,辄谓之‘虏语’。

或是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从中可以看出巴蜀与中原语音完全两异。

以宋代巴蜀语为例,首先巴蜀语韵部与宋代通语比较,韵部的分野或归字不同,如阳声韵寒先部的“言”字读人真文部、药铎部的“祈”读与屋烛部的“秃”相同等。其次,巴蜀方言介音有合口化倾向,在一些字音上三个阳声韵尾相混。

同时,巴蜀语声纽保留了诸如“古无舌上音”、“照二归精”等的古音遗迹。此外,声调方面,巴蜀语在平声字与上去声字归派与通语也有较大不同,如通语音归平声的“青雍句”在巴蜀语中“青”归人上声,“雍句”归去声。中古时期,巴蜀语也拥有大量特有词汇,如“波”(老人)、“偏涷雨”(夏日暴雨)、“百丈”(牵船绳)、“溉”(江边道路)、“块”(坟墓)、“秃”(砍)等,其中部分仍然存留于今天的四川方言中(如下表所示)。

将文献中记录的上古、中古时期巴蜀语特有词在现今四川方言中的存留情况进行统计,上古文献中收录的巴蜀语特有词汇约有一成保留于今四川方言中,同时中古文献中收录的巴蜀语特有词汇有较为可观的三成得到保留。

这表明虽然在近古时期四川地区人口构成发生剧变,但现今四川方言仍然与上古及中古时期的巴蜀语有一定程度的传承关系,中上古巴蜀语是现今四川方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川方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6

啷个要分环境,啷个属于语气词,单独说“啷个”是“怎么”的意思。常用示例如:“啷个回事”就是“怎么回事”,“你要啷个”是“你要怎么样”。

啷个是一个汉语词语,四川方言,读音1:làngge,表示疑问;读音2:lǎngge表示肯定。方言读音:1、làngge(表疑问),2、lǎngge(表肯定)。

例如“啷个了”为四川方言,意思就是“怎么了”。比如:有同学考试没有考好,同桌不知道内情,就问他:“你啷个了?”然后那人就说:“没啷个,不用担心。”

扩展资料:

中文名啷个,方言读音lǎngge  làngge,语言种类,四川方言,使用范围,四川、重庆等巴蜀一带。

其他重庆话:

1、霸道:不得了,很了不起,有时候我们对某件事情感到很高兴也会高呼‘霸道’

2、嘎嘎:肉的意思。

3、行式(hang si):就是拽,也指一个人特别有能力,特别让人羡慕,用这个此的时候要根据情况来定它的感情色彩。

4、对头:对,好,要得,没问题的意思,在不想说话或想和稀泥的时候,别人说什么都可以用这个词对付。

5、巴心不得:就是正合心意,正想这样的意思。

6、正南其北:说正经的,不扯闲的意思。这是某人像某人强调一件事情重要性或表达起诚恳态度的习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啷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方言读音:1、làngge(表疑问)

2、lǎngge(表肯定)。

释义

1、表疑问,意为“怎么”,“为什么”;例句:你啷个要那么做?(此时作”为什么“”怎么“讲)

2、表肯定,意为”这样“,有建议和商量的语气。例句:啷个,这个事情我们都不激动,大家坐下来谈好不好?(此时作”这样“讲)。

扩展资料:

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之后四川方言便随巴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巴蜀后,巴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巴蜀语。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巴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川方言。

参考资料:

啷个-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8

啷个是,四川方言,读音1:làng ge,表示疑问;读音2:lǎng ge表示肯定。在四川、重庆等巴蜀一带、贵州部分地区运用广泛。具体释义如下:

1、表疑问,意为“怎么”、“为什么”。

例句:你啷个要那么做?(此时作”为什么“、”怎么“讲)。

2、表肯定,意为”这样“,有建议和商量的语气。

例句:啷个,这个事情我们都不激动,大家坐下来谈好不好?(此时作”这样“讲)。

扩展资料:

啷的基本字义有:

1、粗心,马虎。如:他太啷了,做侦察工作是不行的。

2、赣语long,“怎么、怎样”的意思。如:啷搞嘎,咯都不舞不正?(怎么回事,这都做不好?)

3、川语“lǎng”,和赣语的意思差不多。如:啷个回事?就是怎么回事的意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啷个 百度百科_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