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哥窟的故事?

如题所述

搅动乳海

搅动乳海是吴哥窟很著名的故事。讲述的是修罗(天神)和阿修罗为了取得长生不老的甘露,约好一同搅拌乳海。

毗湿奴让大家把草药投入乳海,蛇王瓦苏基缠绕曼荼罗山,作为搅海的杵。毗湿奴自己化身大海龟,作为曼荼罗山的支点。阿修罗持蛇头,修罗吃蛇尾,双方一起搅动乳海。画面中共有88个阿修罗和92个带着头盔的修罗。

梵天、湿婆神、猴神哈奴曼(Hanuman)和拉克西米(Lakshmi,财富与繁荣女神)都出现在场景之中,搅拌乳海生成的飞天小仙女也在空中飞舞。搅拌乳海还生成了各种各样海洋和陆地的生物。

扩展资料: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从空中乘坐热气球就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

吴哥窟寺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西大门。

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哥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4

对于柬埔寨人来说,吴哥窟不似人间的制作,而像一个神话传说。按传统的说法,居住于Meru山上的Indra神,赐予他儿子Ketomealea 以人的生命,让他保护佛教,维持其王国的光荣。此后Ketomealea建成了吴哥窟。

后来Ketomealea 受封为社稷的国王时,便把他的国土命名为Kampuja ,即今日之柬埔寨。

吴哥窟介绍:

吴哥窟(Angkor Wat)也叫小吴哥,意为“寺之都”,距大吴哥3.3公里。其建造者为苏利亚华尔曼二世(Suryavarman II),他为了供奉自己的守护神、印度教三大天神之一毗湿奴(Vishnu)而建造此庙,并将此庙作为自己的墓地。 吴哥窟既是国王生前的寝宫,又是国王死后的寝陵。

既是王室的宫廷,又是王国的首都。中国元朝大臣周达观曾在700年前目睹吴哥王朝之强盛与吴哥窟之雄奇,在其著作《真腊风土记》中,他形容其为“鲁班墓”。然而,在公元1431年,曾经繁荣一时的吴哥王朝却随着泰人的入侵而画上句号。

直到1860年,收集动植物标本的法国人亨利·莫哈特(HenryiMouhot)闯入吴哥城沉睡了400年的秘密花园,吴哥窟才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扩展资料: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从空中乘坐热气球就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吴哥窟寺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

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西大门。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廊,

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乃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那里的台阶陡峭,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这寓意着人们到达天堂需要经历许多艰辛。只有一条建了扶手,因为在殖民时期有一位官员的夫人就是从这个楼梯摔下去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哥窟 (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庙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01
从来不知道还有暹粒这样一座城市,直到去吴哥之前。据说暹粒是“打败暹罗人(即泰国人)”意思的,不过最后也正是由于暹罗人的进攻使得当时的柬埔寨人不得不放弃吴哥,将都城移往金边。于是有400多年的时间,吴哥就静静的淹没在丛林之中,与世隔绝。直到1860年左右,一个为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法国人闯入了沉睡的吴哥,而又过了一个世纪,人们才真正弄清楚吴哥遗迹的规模,于是又一个世界奇迹就这样诞生了。

600多处古迹,占地45平方公里,这就是吴哥遗迹的大概规模。当然还有很多同时期的建筑分布在柬埔寨全境,只是不像吴哥这样集中罢了。

与奇迹相伴的是无数的宗教传说:梵天,湿婆,毗湿奴,搅拌乳海的修罗和阿修罗,神猴,神圣的七头蛇……这些印度教和佛教中的神仙鬼怪们无处不在。而实践也证明对于我们这些一知半解的旅行者来说,要想搞明白每个浮雕的人物故事,只花三天的时间在吴哥实在是太短了。

当然也有简单的故事,巴扬寺中54尊4面佛,共216张佛像—著名的“吴哥的微笑”刻画的就是同一个人的笑脸,他就是当年的国王杰耶跋摩七世,估计是柬埔寨史上最有名的国王了。

欣赏吴哥的日出日落,在烈日下手脚并用的爬上高高窄窄的台阶,又小心翼翼的下来,伸手触摸那些年代久远的雕塑,在偏僻的寺中小憩,抬头仰望那些长在寺庙之上的苍天大树,在树荫下喝“兔晚到了”的椰子,坐在tuk-tuk上吹着小风,又或者只是随便找个地方坐下静静的发呆,这就是旅游了。

最后一天匆匆逛了金边的皇宫和国家博物馆,看过了吴哥,这里倒显得没有什么特色了,以至于晚饭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在河内。呵呵,河内也没与去过,可能是由于餐厅沿河而建的原因吧。
第3个回答  2013-08-01
对于柬埔寨人来说,吴哥窟不似人间的制作,而像一个神话传说。按传统的说法,居住于Meru山上的Indra神,赐予他儿子Ketomealea 以人的生命,让他保护佛教,维持其王国的光荣。此后Ketomealea建成了吴哥窟。后来Ketomealea 受封为社稷的国王时,便把他的国土命名为Kampuja ,即今日之柬埔寨。

Ankor Thom是真正的吴哥城,也叫大吴哥,占地10平方公里,是高棉帝国最后一座都城;有5个城门。历史上曾有的宫殿已经坍塌,但是中心寺庙贝雍寺(Bayon)上的54个佛塔却依然完好,每座塔的四面都雕琢着巨大的微笑着的脸庞,那是闻名于世的“吴哥微笑”。据说,那个迷人笑脸是神的脸庞,而更多的高棉人却愿意相信,那是建造了吴哥城的国王嘉亚娃曼七世(Jayavarman VII)的微笑。古老相传,佛像的眼睛虽然闭着,但他既能看到从王都到边境每个人的活动,又能看到天堂和地狱中的一切情况。他时刻在监督着众人的一言一行,因此,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吴哥窟(Angkor Wat)也叫小吴哥,意为“寺之都”,距大吴哥3.3公里。其建造者为苏利亚华尔曼二世(Suryavarman II),他为了供奉自己的守护神、印度教三大天神之一毗湿奴(Vishnu)而建造此庙,并将此庙作为自己的墓地。

吴哥窟既是国王生前的寝宫,又是国王死后的寝陵。既是王室的宫廷,又是王国的首都。中国元朝大臣周达观曾在700年前目睹吴哥王朝之强盛与吴哥窟之雄奇,在其著作《真腊风土记》中,他形容其为“鲁班墓”——的确,只有鲁班之名,才能形容其鬼斧神工的营造,才能概括其神妙莫测的气韵。

然而,在公元1431年,曾经繁荣一时的吴哥王朝却随着泰人的入侵而画上句号。弃城而逃的高棉人远赴150英里之外的金边建立了新的首都。泰人怀揣着吴哥的奇珍异宝返乡之后,那些俯瞰历史尘烟的神的宫殿、佛的寺庙,便被深深地埋藏在萨湖畔的绿色荒芜里,成为被弃置的过往,被湮没的辉煌,开始了沉默而漫长的守候,守候至今生。

今生:时间无法遮掩的绝伦珍珠

1860年,收集动植物标本的法国人亨利·莫哈特(HenryiMouhot)闯入吴哥城沉睡了400年的秘密花园:到处是雄伟庄严的庙宇,到处是精美绝伦的石刻和浮雕,到处是风格奇特的宝塔,还有庞大得惊人的城市排水系统和宽阔笔直的大道。但这里没有一个人影,张扬的大树枝杈无限地伸展,长长的枝蔓如同巨掌一般地把廊柱、屋顶包围、撕裂。榕树和木棉霸道的根系把巨大精美的石刻雕像层层缠绕。

前世已矣,吴哥窟的今生就此徐徐展开,蒙尘珍珠得以重见天日,整个世界惊慕于她那岁月难掩的炫目光采。小吴哥(吴哥窟)是把前世梦影保存得最完整的寺庙,它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它使用的石块与埃及卓甫斯(Cheops)金字塔一样多,总共使用了30亿吨石头,有一块重达8吨。

吴哥窟吴哥遗址中唯一正门面对西方的神庙,入塔门后,参观者必须先经过一条跨越护城河的石砌长道,两侧各有一条七头蛇作为护栏。穿过入门塔步入内过道,映入眼帘的是出水莲花似的5座圣塔,过道两边各有一方水池,点缀着圣塔莲花蓓蕾般的倒影。注视着前方的花蕾,再通过近五百公尺的山道,才能抵达中央神殿。中心建筑分三层,每层的走廊设计错综复杂并全部相交,走廊环绕着四周,显露出中间的可使用空间。中心塔由第三层向上伸展达31米,距地面55米,是整体建筑的综合点。五座主要高塔象征须弥山的峰,是印度教诸神的居所,也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柬埔寨王国国旗上的三塔徽记就是这五座宝塔的正面图案,只因其余两座宝塔被遮挡住,看上去便成了三塔。

吴哥窟的装饰浮雕丰富多采,它刻于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令人目不?接。在塔四周的墙壁上布满如真人大小的2000尊舞蹈仙女阿卜萨拉的浮雕像。仙女舞姿纷繁,十指柔美,栩栩如生,使游人叹为观止。第一层回廊浮雕题材主要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从第二层回廊走向第三层回廊的中庭,也有许多神祗的雕像,优雅、华丽又柔和,非常令人神往。无论从建筑技术,还是艺术成就方面,吴哥窟都堪称奇绝。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吴哥窟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8-01
柬埔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