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怎么才算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04
给你一个鉴别好坏的标准吧!01、茶性: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 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02、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 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 薄”、“重淡”来表达。
03、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 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 面、舌下、两 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04、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 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 现。
05、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06、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 出。
07、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 多为涩感的表现。
08、甘韵、甜质:是甘与甜的表达方式。
09、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 化、活、砂、厚、薄、利。
10、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 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11、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 燥。
12、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3、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 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
14、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15、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 生。
16、水味: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17、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 有“青腥味”。
18、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 痒等不适感,人会微觉不安、烦躁等。
19、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 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 发热、发轻汗等。
20、陈韵: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 的旧茶中易感到。
21、香气内敛:香气不张扬,其香在水,用心则有,不 用心则无。
22、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 气。
23、入口即化: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 喉。
24、爽朗: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 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25、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 不断之意。
26、药香:百年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 对老茶香气的最高表达。
第2个回答  2013-08-02
活:系指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洌。 甘:系指回甘时间短,清爽甘润。 清:系指清纯不杂,清快舒适,清丽明亮(指茶汤、叶底)。 香:系指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芳之感。 浓:系指浓而厚醇,无明显苦涩感。 厚:系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变,可谓“舌本常留甘尽日”之感。 韵:即指“岩骨花香”中的岩骨而言。
第3个回答  2013-08-02
都说好才叫好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从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武夷岩茶国家新标准,取消了武夷岩茶原料产区的划分和茶树品种分类,增加了大红袍产品的等级划分。该标准把大红袍设立三个级别,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
特级大红袍,外形上条索匀整、洁净、带宝色或油润,香气上,锐、浓长或幽、清远,滋味上,岩韵明显、醇厚、固味甘爽、杯底有香气,同时,特级大红袍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一级大红袍,外形上呈现出紧结、壮实、稍扭曲的特点,稍带宝色或油润,整体较为匀整,在香气上,浓长或幽、清远,滋味上,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汤色则较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叶底较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二级大红袍,外形、色泽、香气、叶底等方面大大不如前两者,但是在滋味上,仍有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
作为武夷岩茶的最名贵的品种“武夷山大红袍”,产自福建闽北武夷山。相传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
大红袍不仅有美丽的传说,其优异品质更耐人寻味。据了解,大红袍产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之间,且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正是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大红袍茶叶独特的韵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