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如题所述

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有普遍的规律,需要经历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一、前语言阶段(0——1.5岁)前语言发展是语音的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幼儿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前语言感知能力、发音能力、交际能力。语音包括音素、音节、(音节:zhao ;可以分解成因素:zh 和 ao)说话的语调、重音、停顿等规则。(一)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分为辨音、辨调、辨义三种水平。1、辨音水平(0——4个月):婴儿能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2、辨调水平(4——10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一种基本手段。辨调阶段幼儿开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并感知语调所蕴涵的情绪。3、辨义水平(10——18个月):幼儿能把音和义结合起来,对“灯”作出正确反应。(二)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1、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三)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1、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这一阶段的交际需要来自于生理需求,如饿了,不舒服了。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学会应答,出现听说轮流倾向,开启新话题,学会语调运用来表达情感。3、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逐步学会用语音、语调和动作表情达到交际目的。二、语言发展(1.5——)语言发展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三方面进行考察。(一)语言形式的获得(语音发展、语法的获得)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1、语音发展 幼儿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母语中相似的音常出错误。2-6岁幼儿语音的发展体现在语音辨别;发音能力发展,语音意识的产生。 (1)语音意识的概念及表现语音意识是指幼儿自觉的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语音意识的产生于2-3岁。语音意识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番茄花园12> 能有意识并自觉的调节自己的发音。语音意识产生对教学的启示: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可以使我们在开展谈话活动中,让幼儿学习修补谈话,在讲述活动中,指出别人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发音。2、语法的获得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语法获得指幼儿对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对幼儿句子评定一是看句子长度,二是看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从幼儿所讲语句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来看,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可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单句和复合句三阶段,三阶段之间有相互重叠的部分。(1)不完整句阶段(单词句、电报句)单词句(1——1.5岁):爸爸、妈妈、球(表示:我要球。或者,这是球球)单词句的特点:与动作紧密结合;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词性不明确(饭:名词饭,动词吃饭)。电报句(1.5——2岁):娃娃排排(坐) 电报句的特点:语句简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主要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略去连词、介词。(2)完整句阶段(无修饰简单句——有修饰简单句——复杂句)无修饰简单句(2岁):娃娃睡觉。——主谓结构;坐车车——谓宾结构。简单修饰句(2—2.5岁):两个娃娃玩积木。——主谓宾结构复杂修饰句(3岁):阿姨给宁宁糖。——主谓双宾结构。(3)复合句阶段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较密切的单句合起来构成的句子。幼儿2岁开始发展复合句,4—5岁发展较快。复合句类型:并列复句:红红饭饭。 因果复句:这本书坏了,不好玩。复合句特点:由几个单句并列而成,结构松散,缺少连词。 句法获得规律: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表达内容分化(从边说话边用动作补充语言没有表达的意思到逐步分化);词性的分化(饭);结构层次的分化(从主谓不分的单词句、双词句如坐车车逐步发展为结构层次分明的句子)。从不完整到完整、从松散到严谨:单、双词句是词链不体现语法规则,到出现主谓、主谓宾的简单句,出现结构基架,但句子成分之间的相互制约不明显。如三岁半以前幼儿说,孙悟空头上毛——孙悟空拔头上毛。句子缺主要词类,次序混乱。以后幼儿句子会出现复杂修饰语,结构会逐渐完整、严谨。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和:句子由几个词组成的压缩句到简单修饰语,在到复杂修饰语。如嘀嘀去北京——爸爸坐火车去北京——我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开会去了——幼儿园放假的时候,我准备和外婆乘火车到北京去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9
新生儿出生时,哭是他们唯一的语言,它代表饥饿、疼痛、尿湿,而母亲常能通过哭声的响度、音调来分辨其不同的原因。 语言发育早的,到了12个月左右就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15个月左右能叫“爷爷”、“奶奶”、“阿姨”、“姐姐”等,以后开始用1、2个字代表较多的含义,如“饭饭”代表“这是饭”或“我要吃饭”。 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的
第2个回答  2013-07-19
咿呀呀-----单词----词组----句子-----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