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文学地位

如题所述

1.巴金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

  (1) 20年代中后期到30年代初期的《灭亡》(处女作)、《新生》(《灭亡》的续篇)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是巴金小说创作的初步尝试,显示了巴金创作的基本风格,主要以家庭为题材背景,以年轻一代的命运抉择为主要内容,作品充满了热忱的情感。

  (2) 30年代中后期到40年代初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标志着巴金的创作的成熟,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这一时期巴金的创作,家庭的题材更加典型,更具有象征意义,人物描写更具有典型化内涵,艺术表现日趋成熟。

  (3)40年代中后期的《憩园》、《第四病室》、《寒夜》(最后一部作品)显示了巴金小说的深入发展和深刻的变化。发展体现在继续采用家庭典型题材,继续表现家庭中人物的命运,表现人与家庭、社会的冲突;变化在于作家先前所具有的热情和理想,此刻化做了沉静的思考和冷峻的批判,由过去的控诉到现在的无话可说。

  2.巴金以家庭为主的小说创作在现文史上的意义

  巴金的小说大多都选择家庭题材,最重要的代表作都是典型的以家庭为背景,他不同阶段的小说赋予了家庭不同意义与内涵。

  (1)巴金以家庭为主要题材的文学创作,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作家自身的人生经历与文学作品的高度融合,描写了作家个人与家庭的密切关系。他作品中的家庭不是客观选取和讲述别人家庭的故事,而是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讲述自己的家、自己的感受,投入了作家自己的人生感受,“激情”是巴金创作的基调

  (2)另一方面,他的创作体现了文学作品与时代社会的高度融合,深刻揭示了家庭与整个社会的密切关系。他笔下的家庭虽然都很具体、很个性化,但是他给这些具体、个性的家庭赋予了时代社会的内涵,将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来解剖、描写,通过一个个家庭的兴盛与衰亡,反映了个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整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从他的《家》中看到了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必然,通过《寒夜》中汪、曾二人小家庭的悲剧,看到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体会到不公正的社会终究不会长久的深道理,历史的发展证实了巴金小说的预言。

  3.巴金的文学创作给文学发展带来的新质

  巴金的小说创作塑造了一大批家庭关系中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既有身处封建大家庭的,如:《家》中觉新、觉慧等年轻一代;也有身处社会底层普通家庭的,如:《寒夜》中的汪文宣、曾树生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人物的性格往往充满矛盾性,人与人的性格之间往往具有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显示了巴金独特的审美追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表面上把这些人物放在家庭的背景中,而实际上是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来加以刻画,这样的描写更生活化,生活气息浓,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

  (2) 巴金善于在生活的对比当中、矛盾冲突当中,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如:《家》中觉新和觉慧,《寒夜》中的汪文宣、曾树生就各是一对矛盾,在现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从“激流三部曲”到《寒夜》看巴金风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巴金的小说创作到“激流三部曲”发表的时候,达到了风格的成熟和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作品始终充满了作家的主观激情和生活的热忱,作者本人始终是作品中一个无形的形象,在作品中大声的呐喊呼号,大段议论,毫不掩饰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充满激情的创作到40年代后期发生了变化,在《寒夜》中作家一改以往的直接呐喊、批判和议论,转而变成一种冷静的、沉思的、深层的分析。家庭题材的视角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对大家庭、大家族的描写,转变成关注普通的、随处可见的小家庭,关注这些小家庭中普通人的命运。这种变化给我们以新的启发,作家以往对大家庭的描写更多的具有象征的意义,而对普通小家庭的描写在更大意义上带有普遍代表性,显示了巴金的现实主义笔法更加深入、更加准确、更加尖锐。以往众多人物复杂的关系,在《寒夜》中变成了一种非常简单、非常朴素的描写。但作品并不因为这种关系的简单、描写的朴素而缺乏魅力,反而更增加了生活的实感和现实的穿透力。充分显示了巴金的现实主义创作已达到了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1
巴金是中国文学大师是现代对中国文坛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巨匠
第2个回答  2013-07-21
真正的文学大师是不能用“地位”一词来修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