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明朝中后期的文学情况

如题所述

明朝中后期的文学流派主要是公安派和竟陵派,代表人物是前、后七子
在晚明的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
  公安派,明神宗万历年间。本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中道。这一派作者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
 作为公安派理论核心的口号是“独抒性灵”。 公安派的“性灵说”融合了鲜明的时代内容,它和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通,和“理”尖锐对立。性灵说不仅明确肯定人的生活欲望,还特别强调表现个性,表现了晚明人的个性解放思想。袁宏道
  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北公安,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焦?、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明代后期文学流派。以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又称竟陵体或钟谭体。(竟陵,即今日之湖北省天门市)。
  明代中叶后,前、后“七子”拟古之风甚烈,“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成为评判诗文准则。“唐宋”、“公安”两派曾先后给予抵制和抨击。
  竟陵派认为“公安”作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加以匡救,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所谓“性灵”是指学习古人诗词中的“精神”,这种“古人精神”,不过是“幽情单绪”和“孤行静寄”。所倡导的“幽深孤峭”风格,指文风求新求奇,不同凡响,刻意追求字意深奥,由此形成竟陵派创作特点: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竟陵派与公安派一样在明后期反拟古文风中有进步作用,对晚明及以后小品文大量产生有一定促进之功。然而他们的作品题材狭窄,语言艰涩,又束缚其创作的发展。
  竟陵派的追随者有蔡复一、张泽、华淑等。这些人大都发展竟陵派生涩之弊端,往往略下一二助语,自称“空灵”,使竟陵派文风走向极端。
  当时受竟陵派影响而较有成就的是刘侗,他的《帝京景物略》成为竟陵体语言风格代表作品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1
我个人认为 明朝中后期文学不太辉煌
第2个回答  2013-07-21
《本草纲目》

经筵是文学侍从之臣为皇帝讲读经史的活动。

泰州学派

明代中后期发源于江苏泰州的一个儒家学派。创始人王艮曾师从王阳明,更注重“自得”之风,反对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说教,在思想学术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定陵

明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和明神宗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墓。它的建筑规模宏大,建筑用材考究而且目前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的帝王陵寝。

《本草纲目》

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的医学巨著,被人们称为“东方医学巨典”,也是药物研究的重要文献。

景陵

明景陵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德皇帝朱瞻基与皇后孙氏(明宣宗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因景陵的地形狭小且为遵循宣德皇帝的遗诏,景陵的陵寝建筑基本沿袭献陵的俭朴规制。

茂陵

明茂陵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成化皇帝朱见深和皇后孝贞王氏(明宪宗孝贞纯皇后)、孝穆纪氏、孝惠邵氏的合葬陵墓。茂陵陵寝制度基本仿裕陵建造。

裕陵

明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正统皇帝(即天顺皇帝)朱祁镇和皇后孝庄钱氏(明英宗孝庄睿皇后)、孝肃周氏(明英宗孝肃皇后)的合葬陵墓。裕陵的陵寝制度基本是沿用献陵、景陵的制度。由于正统皇帝在遗诏中有“众妃不要殉葬”之命,从此结束了残酷的宫人殉葬制度。

长陵

长陵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皇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寝。长陵神道被称为十三陵的“总神道”。它的石牌坊是我国现存石牌坊中最大的一座。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是当今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建筑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思陵

思陵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和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由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坟墓改造而成,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小的帝陵。

德陵

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天启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明熹宗懿安皇后)的合葬陵墓,也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

庆陵

明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泰昌皇帝朱常洛和皇后孝元郭氏(明光宗孝元贞皇后)、孝和王氏、孝纯刘氏的合葬陵墓。庆陵地下玄宫的建筑用料和制作以及它的排水系统都独具特色。

献陵

明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洪熙皇帝朱高炽与皇后张氏(明仁宗诚孝皇后)的合葬陵墓,是明陵中最为俭朴的。

明上元节

习俗 上元节,明代沿古俗,宫中、民间皆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日,至今不废。
第3个回答  2013-07-21
由于宦党专权,所以在文学方面发展不是很深,但还是有几个代表人物
第4个回答  2013-07-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