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意思是:我曾在金陵宫殿中的清晨听到莺鸟啼叫,在秦淮河边的亭中看到春天花朵早早开放。

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结尾《余韵》中的一套北曲《哀江南》中的结尾段〔离亭宴带歇指煞〕。全文如下: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译文:

我曾在金陵宫殿中的清晨听到莺鸟啼叫,在秦淮河畔的亭中看到春天花朵早早开放。谁知这一切竟如冰消雪融一样容易消逝!我眼见他建起朱楼,眼见他大宴宾客,眼见他大厦崩塌!看这一堆长满青苔的碧瓦,我曾在这里睡过风流觉!五十年来竟将兴亡更替看饱!

乌衣巷已不是王姓所有,莫愁湖畔群鬼夜哭,凤凰台中睡的是残忍的枭鸟(猫头鹰,古人以为不祥)。只有曾经在荒山上做的梦最真实,曾经的景象不忍忘掉,难以相信居然已经改朝换代!把这一首胡诌的《哀江南》,悲声吟唱着直到老去。

《桃花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重大事件均属真实,只在一些细节上作了艺术加工。以男女情事来写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 该剧作问世三百余年来长盛不衰,已经被改编成黄梅戏、京剧、话剧多个剧种,频频上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9
这几句出自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桃花扇》结尾《余韵》中的一套北曲《桃花扇》第七段,曲牌名为《离亭宴带歇指煞》,原文如下:
(离亭宴带歇指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作者其实讲述的是一个朝代的兴亡。
作者用旁观者的眼光,去讲述明朝这个庞然大物的兴盛与灭亡。
现在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起落兴衰。
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应该是一个人大彻大悟之后,用平常心去看待历史兴衰或个人起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际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