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用牛奶洗澡,还用什么比较好?

如题所述

冬天洗完澡皮肤干巴巴,如何兼顾肤质和环保,挑选护肤又乐活的沐浴剂。

冷飕飕的寒冬里,洗个热水澡身体立刻暖和许多,但随之而来的肌肤紧绷、干涩发痒教人难以自拔地拚命抓,结果就是皮肤粗糙脱屑,懊悔不已。

环顾市场上身体清洁商品,价格从10元到上千元都有,诉求功效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各种沐浴乳,还有近几年崇尚自然的风潮盛行,各种嵌入植物、造型多样的手工肥皂搭着「乐活」顺风车,以小兵之姿立下大功,造成沐浴市场一股旋风。

沐浴乳或肥皂,选哪种比较好?以下教你把握几个原则,选对不伤皮肤又环保的沐浴产品。

天然肥皂刺激性强

传统肥皂是由牛油、猪油等动物性油脂,或植物性的椰子油、棕榈油,加入氢氧化钠(钾)等碱剂混合而成,清洁力强,杀菌、除垢、去油的效果好,因此适合皮脂肥厚、健康、偏油性肤质的男性使用。

对于肤质健康的人来说,就算使用强力清洁,皮肤仍可自动调节,但台大皮肤科医师蔡呈芳提醒,如果皮肤容易敏感、脱皮,或是已有受损、发炎等不健康的症状时,必须避免含皂碱的清洁用品。

天然肥皂含大量皂碱,pH值为7~9,因此刺激性强,「洗去身上油脂的同时,也把表皮的油脂带走,改变皮肤的酸碱度,经过多项测试也证实造成皮肤湿疹更加恶化,」蔡呈芳解释。

他说,就算厂商为了降低洗后干涩不适,在肥皂里添加油脂或植物精华;或有些手工肥皂业者自称保留皂化过程中的天然甘油,对皮肤温和无害……,但这些诉求也仅适用于健康皮肤,一旦皮肤脱皮发炎时使用天然肥皂,反而刺激发炎部位,症状加剧。

弱酸性沐浴乳人人适用

相较于皂碱对皮肤的刺激性高,以合成界面活性剂为主要清洁剂的沐浴乳或合成皂,是比较温和的选择。

静宜大学化妆品科学系讲师吴佩瑄解释,由于使用不同界面活性剂,可将沐浴乳调整成中性或弱酸性,不但有清洁效果、也避掉皂碱的刺激性,因此对皮肤比较温和,几乎人人可用。

但界面活性剂也因容易附着在皮肤表面,造成皮肤干燥、脆弱而屡受质疑,对此蔡呈芳指出,只要减少洗剂停留在身上的时间、尽快用水冲掉,就不会伤害皮肤。

因此冬天应选用合成界面活性剂类型的沐浴用品,选择起泡性佳、去脂力中上、弱酸性、低刺激性的成份,较不伤肌肤,吴佩瑄建议。

pH值4~6的弱酸性沐浴剂除了有刺激性较低的优点之外,更能帮助皮肤维持健康。

在弱酸性环境下,表皮的酵素发挥最好的效果,促进角质正常代谢,因此长期使用这类产品的人比较不容易长粉刺,蔡呈芳医师进一步指出。

添加物也要趋吉避凶

五颜六色的手工肥皂、散发香气的各式合成洗剂,可能添加大量色素和香料。而为了把「天然」成分长期封存,或是加强液体的保存期限,肥皂及沐浴乳中更少不了各种防腐剂。

这些色素、香料、防腐剂都可能引发人体过敏。

清大化学系教授凌永健举例,DEA(二乙醇胺)常造成皮肤过敏;Dmdm Hydantoin(乙内)易释放甲醛,长期刺激皮肤可能致癌,因此购买沐浴用品时,应避免使用含有这些防腐剂的产品。

不过吴佩瑄也提醒,并非所有添加物都对身体有害。

肥皂和沐浴乳中经常添加各种保湿剂,便可滋润皮肤,甚至有舒缓镇静作用。例如多元醇、天然保湿因子、植物油脂、植物萃取液等,市面上常见的「乳霜」成分也属于这类添加物。

大医院皮肤科蔡呈芳医师则指出,常见的凤梨酵素和木瓜酵素可溶解皮脂、清除废弃角质、增进健康肌肤的光滑,若使用得当还可减少沐浴剂中的界面活性剂用量,是好的成分。

但如果皮肤已有发炎、红肿、脱皮、长疹子等症状,酵素产品反而易使皮肤受损,应避免使用。

除了保湿和增进角质代谢的添加物之外,更有厂商宣称在沐浴乳中添加各种美白、抗氧化等保养成分。蔡呈芳提醒,沐浴剂在停留在身上的时间太短,即使添加成分有效也随即冲洗殆尽,因此民众不必对这些广告宣称抱持过多期待。

用清水洗也很好

皂碱刺激、界面活性剂添加化学成分比例高,面对皂碱和合成洗剂的两难,究竟怎么选对沐浴用品?蔡呈芳认为,仍以温和清洁最恰当,「选择弱酸性产品,洗完皮肤不紧绷、不脱皮,就是适合你的沐浴产品,」他建议。

其实,抛开沐浴用品带来的香氛刺激,用清水冲洗或许就足够。

回归清洁本质,沐浴的目的是洗掉身上多余的油脂,因此冬天如果没有大量出汗,皮肤科医师甚至鼓励用清水冲洗即可,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最适合。

儿童在青春期来临前皮脂膜不发达,因此除非身上涂抹防晒油,否则不必使用沐浴乳清洗,就能洗净。

同样地,随着年纪增长,皮脂代谢趋缓,蔡呈芳建议长者,只在皮脂腺和大汗腺附近,包括脸上的T字部位、前胸、后背中线部位、腋下、以及生殖器附近使用沐浴剂即可,其他不出油、出汗的部位,则单纯用清水冲洗便能达到清洁效果。

选择不破坏环境的沐浴剂

清洁剂中的化学成分常是造成环境危机的元凶,因此用对沐浴剂,不但要适合肤质,更要考量是否危害环境。

纯粹以天然油脂及碱类做成的肥皂,由于碱性强,因此不添加防腐剂仍能长久保存,对环境最无害。

师大化学系教授吴家诚便是天然植物油肥皂的拥护者,他不爱造型花俏、宣称多功效的沐浴产品,只挑选「价格便宜又好用」的肥皂,头发、脸部、身体清洁都用肥皂统统搞定,又对环境友善。

而合成界面活性剂种类繁多,目前已知含壬基苯酚类化合物的界面活性剂,排到废水中会产生和动物雌激素结构类似的壬基酚(nonylphenol,NP),进入动物体内便影响内分泌系统,造成雄性雌性化,不但降低生殖力、也增高罹癌机率。

除了界面活性剂之外,其他几类沐浴用品常见的添加物,也可能是环境荷尔蒙的化身。

吴佩瑄指出几种沐浴用品中常见的环境荷尔蒙,选购时切记避免含这些成分的产品。

● Paraben(对羟基苯甲酸酯):防腐剂、杀菌剂

● Butylated Hydroxy Anisole(BHA,丁基羟基甲氧苯)及Butylated Hydroxy Toluene(BHT,丁基羟基甲苯):抗氧化剂

● Orthophenylphenol:杀菌剂、防腐剂

● Ethylene Glycol Fatty Acid Ester:亮光剂、乳化剂

令人担心的是,法规对于这类环境荷尔蒙并未禁用,多数仅规定使用上限,因此民众必须读懂成分说明、自行分辨,才能避免成了环境荷尔蒙的帮凶。

找到适合自己肤质的沐浴品、就不怕冬天愈洗愈干;选择对环境无害的成分,更能洗的安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2
酸奶也可以~
第2个回答  2013-08-12
用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