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梅州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梅州市,东邻福建武平,上杭,永定,和平四县,西北接江西省寻乌县西连河源龙川县,紫金县,西南,南部和内陆汕尾,揭阳揭东,露出西阶段,东南和潮州市潮饶平县相连。整个地理坐标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最大的盆地宁盆地,面积约350平方千米。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面积约85%,低于海拔500米的丘陵,土地肥沃,含有丰富的钾。
境内年平均降水量250.3十亿立方米,12.87十亿立方米左右,年平均径流量25.97亿立方米的生产用水,水资源发电能力理论775000千瓦,地下泉水(特别是丰顺县),水的温度较高时,大量的水,以及作为一个丰富的矿产资源。
由于亚热带季风,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降水,雨量集中在4-9个月,年平均气温21℃左右。因为梅州旅游业的关注,以避免在雨季,台风和热带风暴可能造成的山洪,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更应该关注天气变化,出行前,做更多的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1
梅州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远、丰顺、兴宁市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梅州市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成功在2009年10月承办2009年梅州世界客商首届大会。以后世界客商大会每隔两年在梅州举行。梅州是广东省规划建设的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汕头、湛江、韶关)之
休闲梅州欢迎您(4张)一。昔日的山区小镇正逐步被花园式、绿中城、城中水的中等城市所取代,全市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各县县城和农村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架构基本形成。城建与水利成为新的亮点。梅城“一江两岸”工程被国家水利部誉为城市堤防建设“梅州模式”,被国家建设部授予2002年度“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被评为联合国人居环境项目“优秀范例奖”。梅州首创的城市公厕管理模式,被联合国国际能源与环境考察团誉为“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后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梅州又是广东省的重要电力基地之一,全市水火电装机容量达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80亿千瓦时。通信事业超前发展,建成了以公众通信网为主体、专用通信网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通信网络,实现了电话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和所有村通电话。
第2个回答  2013-08-11
不知道,我也想知道答案
相似回答